第22章 神雷之威
韩王安,不是一位能干的君主。
韩国弱小,李悝变法之后没有多少年,韩便开始内忧外患,这百余年来,韩国习惯了看他国脸色行事,欺软怕硬,趋炎附势,毫无节操。严升的信还没有到,韩然然已经收到了两封信。
第一封信:来自尹阙,單狐战败,全军两万人全军覆没。
韩然顿足大怒:“小小單狐,一再灭我军队,两千人,四千人,这次是近两万人!單狐就剩一位年过八十的将死之人姬延,为何如此?为何如此啊?”
姬从:“王,此次领兵,是肖辚,肖将军可是一位擅战猛将,难道單狐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另一大夫韩景:“王,东周一战,我两万人无人生还,加上單狐这几次,我看这周的兵马,一定有异。”
韩王:“马上派人,潜入單狐了解情况,马上!我必须撕了这将死的姬延!必须撕啊!”
门外,一人报:“阳城急报!”
韩王只觉不妙:“姬从,读来。”
姬从接过信,念:“阳城被敌兵所围,望急救!”啊,哪里来的敌兵?
韩王跌坐于床。
哪来的军队,逼近了阳城,要知阳城如果失守,下一个就是新郑,这突然从韩国中部冒出来的人马,是哪里来的都没有查清。秦人吗,不可能,这阳城不就是秦人的吗,我韩只是替他看管。楚国吗,楚国王一切听从春申君安排,春申君五年前合纵攻秦失败,大受楚国贵族怨恨,哪有心思攻韩。
韩王怒:“这个严升,连来军是什么人都没有搞清楚,就要我救,我从何救起?”
阶下,姬从说:“不清楚也得救啊,不管来军有何目的,取下了阳城,东进两日便可到达新郑,王不可大意。”
姬从:“王,你手里还有一封信。”
韩王回过神,打开了第二封竹简。
那是王孙姬南写给韩王然的:
韩王安启:周乃天子之国,秦无道,盗天下以私,经年屡侵韩赵魏,韩宜阳被侵,韩退而献其民,负黍被夺,韩屈身为秦守之,并献阳城给秦人做食邑,以备秦攻新郑粮草,韩于秦,忍辱如子,勤敬如父,韩无节如此,有何面目尸位于晏阳宫。周天子为天下计,合纵出兵尹阙,却被韩魏所欺,临战无出一兵,无出一粮,以至天子被赢摎所败,现周王被秦南迁,居單狐,單狐僻小,无城无墙以避盗贼,王屡受盗贼所掠。无奈之下,现借君阳城暂居,阳城有墙,可保天子无恙,望君以人臣之道,尽人臣之责。單狐无墙,尚可灭不明贼兵数万余,阳城可守,望君自重。——王孙姬南。
韩王怒火如焚:“姬南?王孙姬南?此为何人?”
姬从:“姬南?不曾听闻。”
韩王扔下姬南的信:“就是他,那个将死之人姬延的孙子。”
韩王:“着孟函将军,调一万人马,灭杀这姬南,救阳城。”
姬从:“王,慎之!”
韩王:“为何?”
姬从:“前單狐三战,皆全军覆灭,尹山除匪,也全军覆灭,攻东周,亦无人生死;还有,秦人白擢那一千多人,莫名全灭,这不是巧合,如果全是这姬南所为,再下以为当三思。”
韩王:“你的意思?”
姬丛:“万一这数战全是姬南所为,而这次莫名有兵出现在阳城,十之八九就是这支军队,以肖辚之勇,竟毫无还手之力,敢问,这孟函将军可比肖辚强?”
台下,孟函拱手站起:“肖辚将军久经大战,孟某不如也。”
全场静下来,无人一人说话。
孟函:“但是,我愿意以人头立军令,给我一万人,我愿意出兵阳城,以解阳城之围。”
韩王转头:“你们有话说?如无,就这么定了?”
孟函:“末将领命。”
姬从:“奇怪,这周王,软弱了几十年,怎么突然如此善战?”
阳城已经围了三天,
从單狐出发前,周南叫人给姬索送去一封信。
算了一下时间,姬索回巩城,已经三月有余,无坏消息传来,说明,他基本上稳住了形势。差不多,可以执行周南心中那个较大的计划了。周南思想:如果姬索可靠而且能干,对于这位和姬南从小一起长大经历苦难的朋友,需共同强大起来,独木难成林的道理,放在哪朝哪代都是适用的。周南是穿越而来的人,并不是太明白原来的姬南与这位姬索的感情,但是,这几个月来,姬索一直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