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宫的东侧殿是一片灯火通明、人影憧憧。与之相对的, 是永安宫后殿的满室寂静与昏暗。
苏良人在昏暗的烛光下抄写着厚厚的一沓子佛经,消瘦许多的面上只剩下麻木之情。
温儿小心翼翼地端了茶水进来,看到苏良人这番模样, 就赶紧上前心疼道:“如今这烛光昏暗, 主子还是不要再抄了吧, 小心眼睛抄坏了。”
横竖没有皇上的命令,您都要不断地抄写佛经, 何必急于这一时呢?温儿将口中的话咽下去。
苏良人神色有些恍惚, 并未曾理会温儿的话,只在不断抄写的间隙问道:“姨娘还是没有消息么?”这些天她除了抄写佛经, 就是派人去宫外闻讯林姨娘的消息。
苏良人这些天知道的唯一消息,就是苏侍郎被停职, 暂时扣押在大理寺,就连林姨娘都被抓了进去。是以她终日惶惶不安, 生怕林姨娘出了什么意外。
为了求得林姨娘的消息, 苏良人每日都抄写大量的佛经,再送去苏容华那边,以一种极为卑微的姿态询问有关林姨娘的消息。
可苏容华并不亲自拿佛经,只是派瑶儿或者玥儿出来拿,也并不回答任何有关林姨娘的问题。若是问得次数多了, 苏容华才会出来回一句话——后宫不得干政,林姨娘为何被抓进大理寺、在大理寺如何,她也不曾知晓。
苏良人自然不会相信苏容华的话, 只在心头暗恨自己无用,也就愈发相信林姨娘已经被苏容华处置掉了。所以苏良人千方百计,用治疗腹泻为由,拿到了一点香连片——若是林姨娘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她必然是会让苏容华付出代价的。
温儿咬了咬唇,丧气地摇头道:“奴婢无用,打听不到姨娘现在如何了。”
此时清儿进来,将前头东侧殿的声音也带了进来。
“苏容华出事情了?”苏良人一个激灵,连忙问清儿。
清儿点点头:“奴婢看皇上和太后都来了,苏容华应当出了不小的事情。”
听到此话,苏良人搁下了手头的笔,冷笑道:“她利用龙胎,不择手段地算计我和姨娘,如今出了事情,算是她的现世报!”
“水儿那丫头呢?”苏良人冷笑完,问道:“我叫她去拿点心,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不知道躲到哪儿偷懒去了!”
水儿,就是先前被苏良人撒气掌嘴的那一个,如今苏良人跌入深渊,她做事情也不如往日那样勤快了。
清儿不欲苏良人生气,就对苏良人笑道:“主子,你也知道,大膳房那群宫人最会趋炎附势了。水儿过去拿点心,指不定要遭受多少为难呢。”
苏良人哼了一声,觉得心里莫名烦躁,只得提起笔继续抄写佛经,边抄写还边在嘴里小声念叨:佛祖在上,保佑姨娘平安无事,保佑苏容华不得好死!
——————
那边永宣帝听了文充媛的一席话,立即就点头道:“何长喜!你亲自去祈佛殿,将林院正带上,去看看是否有可疑的地方!”
文充媛见何长喜小跑出去,面上微微露出微笑,侧身低头对知书说道:“你回去告诉知画,本宫想要那个花朵模样的手炉,叫她从库房里取出来给我。”
知书应下:“奴婢知道了。不过拿花朵手炉已经在库房里收了大半年了,可能会找的时间比较久。”
“没关系,找久一些也无妨。”文充媛垂下眼帘,轻声道。
坐在文充媛旁边的端妃却感觉有些不爽,觉得文充媛是在故意炫耀呢——去年殿中省新进了一批款式新颖的手炉,其中最好看的就是那个花朵手炉。永宣帝自己也是十分喜欢,端妃求了几次都没有要过来。原先端妃还觉着不算什么,毕竟大家都没有,谁想永宣帝转眼就因为一首诗将手炉赐给了文充媛,叫端妃独自生气了好几天。
这样想着,端妃特意瞟了瞟内室,对着文充媛轻笑道:“想不到苏容华在里面未卜生死,文充媛妹妹居然有闲情逸致选手炉的样式,可见往日里对着苏容华那般照看,全都是……”
“端妃想说什么?”文充媛微微挑起眉毛,平平静静地看向端妃:“我自然是为苏容华着急的。不过看着端妃比我还要焦急,只恨躺在里面的人不是自己而是苏容华了。”
这是赤裸裸地讽刺端妃急于有孕了。
端妃一愣,觉得今晚的文充媛格外带刺,随后察觉到文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