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江认认真真跟范晓娟讲理,指着自家墙壁说:“这屋,砖瓦是明清时期吧。”
范晓娟纠正:“这叫历史底蕴。”
“多少钱?”
“我打听了一下,王『奶』『奶』开价一万二。”
韩江一头磕在桌上。
当男人真难呐,打一个国冠军奖金才发几千块钱,可人人能拿冠军吗?
这要是换算成平米价格,得四百多了吧。
还别说,外头商品房上千了,可能一样吗,商品房走楼梯,通风也好阳台隔热做是两层,还通暖气,楼上楼下蹲厕,连倒夜香省了。
这头谁不想出去住?
便利真是楼房便利,可多少以后就能到真章。
现在京市还没开启大规模拆迁,盖在二环商品房少之又少,按照房地产理论来说,房看么,还得看地段。
现在单位集资房往三四环边上靠了,上班位置也不方便啊。
范晓娟耐心同他讲:“王『奶』『奶』这房人家也没说一定要卖,人也是看着纪大了,在这住着不方便,所以就顺口一提。”
她得让韩江知,这房是稀缺资源,买了就是赚了。
韩江鼻孔面出气:“这么贵,也真敢想。”
范晓娟继续说:“你就惦记着单位分房,可你们单位分房准头吗,你知为么亲戚们借钱来找咱们吗,就是吃准了咱们钱没花出去,疯狂找咱们借钱。
钱,是一『毛』也别想从我这拿走,王『奶』『奶』这房咱们先拿下,万一你单位分房,咱们再买不是。”
存定期拿利息她拒绝,亲戚们借钱是没利息。
九十代初韩江给一个同事借了八百,过了三十他们回国时候才还,还是还八百,这钱还不如白送你得了。
韩江差点没一脑袋磕桌上:“买,咱哪来么多钱?”
他努力在外面接私活,还不是因为钱不好赚嘛,范晓娟他们单位一天天,连工资要贷款发了,这要是哪天断了炊火也不是不可能。
“贷款,借,满世界人想借钱,咱怎么就不能找人借钱了?”
“人银行能随随便便给你借钱?”韩老财这概念还是改不过来,他就不喜欢贷款。
“找朋友借,你个朋友小金,不是说铁哥们嘛。”说起小金就来气,借八百就是他。
“你这——”
“为啥,关系铁,就看借钱能不能借,不借咱以后就不跟他玩了。”
“......”
前世两人回来探亲,就经过京市,零五京市,房价三四千地方遍地是,会儿首付低,贷款也容易,两成首付就能拿下房来,人银行利率还打七折,随便放款不要求么资质!
范晓娟蠢蠢欲动,就说买一套,万一以后回来了要住呢。
结果让韩江犹豫了一下,又算了手现金流,当时手也就十来万人民币,这得贷款。
贷款是多可怕事啊,分期二十还完。
二十以后两人老成啥样了,而且贷款个三十万,利息二十万,他觉得很不划算,这事儿两人争执不休,以韩江胜告终。
当时韩江还信誓旦旦,说再过两,中餐馆经营上来了,到时候咱们拎着款回来买。
刚好国内会儿个朋友要买房,许了高额利息,这钱就借给他了。
韩江当时还唏嘘,借了么多钱,这人以后还能能笑得出来?
可后来怎样了,再过了几回来,京市房上万了。
他辛辛苦苦存了三四钱,在同样地段,只能买一套同样大房,贷款从原来三十万要变成七十万,哥们还他钱时候笑比花还灿烂,给了高额利息还额外送了一盒燕窝。
可范晓娟气,吃龙肉高兴不起来。
这样一对比,就更觉得不值,还不如几前三千块买呢。
韩江当时还振振词,一万块一平米,就么小一个鸽笼要上百万块,老百姓谁能挣到上百万啊,家得搭进去几十,银行贷款就是要套住每个人到,六七十万贷款啊,我要还到头发花白换不完。
国家说了房只住不炒,你看看现在泡沫经济,跟当东京大泡沫一拼,这房哪能值么多钱,是炒作,你再看看九几东莞海南,会儿跳楼人还少吗,天台盖得么高,是给下饺人准备,不用两,这房准跌回三千,到时候我给你买别墅。
可最后怎样?
房一路涨上去,十几没下来过,请问这房是盖给老百姓住吗?
两人就从没在买房这方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