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县抽出的囚犯,共有千余名之多,百里尧在他们当中,算得上最不起眼的一个。
虽然是囚犯,但秦朝也讲究“分工明确”,依照年龄和体型的区别,众囚犯被分为了百余小队,每队约十人。
看着那一片片的临时木屋,百里尧的眼中仿佛闪过了一丝光亮。
此时已是夜晚,天空中月亮半圆,像是在映衬着“阴晴圆缺”,那边高台上,一位官员模样的男人,手持着鞭子,猛地抽了两下地面,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我名赵复,乃是胶东郡的郡丞,从今日起,你们都归我管,身手利索些,别给我偷懒,更别想着逃跑,日常作息,同你们在大牢中无异,明日起,我会给你们各队安排任务,表现好的,有赏,表现差的,挨罚!”
说到最后,赵复手中的鞭子再次抽地,百里尧的身子也是随之一颤。
天已经很晚,今日自然不会“开工”,囚犯们被看管的官兵们赶回各自的屋子休息。
推嚷之下,百里尧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已经有了九个人,这也是他今后在这里的“队友”。
“呦!还来了个孩子!”
一位壮汉语气轻佻地说了一句,百里尧不禁低下了头,站在屋门口,一动不动。
一位老人从地铺上站起,走到百里尧的身旁,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孩子别怕,我们虽然都是触犯律法之人,但各自都有各自的无奈,大家聚到一起便是有缘,你叫什么名字?”
百里尧仍旧低着头,却是开口回答:
“百、百里尧。”
声音很小,小到像个女人。(没有侮辱的意思)
老人笑了笑:
“百里尧,好名字啊!我姓张,你叫我张伯就好。”
百里尧微微抬起头,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张伯,接着畏缩地点了点头。
百里尧不知道,就在这间草屋里,他遇到了他的一生之敌,但同样也是一生的知己,而那人,此时正在地铺的角落半躺着打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