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掌秦 > 第11章 得“渊博”相助

第11章 得“渊博”相助

三个典故,已被破其二,老人的脸上,在赞赏之余,也有着些许挂不住,若是真被这么个少年赢了,岂不是晚节不保?

就当老人准备说出他的第三个典故时,百里尧插话道:

“老先生,不如您先听听我的如何?”

注意,此时百里尧的称呼,已经换成了敬称,老人权衡片刻后,点头同意了百里尧的提议。

“人有德于公子,公子遂不可忘;然公子有德于人,则不可不忘矣。”

百里尧所出之典故,并不难猜,这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名句,也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标榜准则。

但老人的反应,却是不小,他饶有意味地看着百里尧,沉默了良久才回道: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一连三个典故,皆与赵国有关,这第四个,也是如此。

“强秦不从韩之手上得上党,则弱者何由秦得上党,何谓意外之获?不如勿受。”

说这番话时,百里尧的语气显得慷慨激昂,此典故,讲得是长平之战前,赵平原君贪图上党的一城之得失,却不听良臣劝阻,最终导致赵国元气大伤,自此退出了争夺天下的行列。

许是被百里尧的慷慨激昂带动了情绪,老人猛地站起身,眼中竟是含着热泪,双手也是微微颤抖起来。

“利、令、智、昏!”

一字一句,老人说的咬牙切齿。

裴林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也是一愣:这不是探讨典故么?怎么还这么激动?

这便是百里尧的心思细腻之处,老人前二典故,都与赵国有关,所以百里尧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老人是赵人!

别看秦国已经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王朝,可当时的众百姓,大多还以旧国自称,灭国的恨,至少需要几代的时间,才能抹去。

果不其然,老人的这反应,已经说明百里尧猜对了,而他这个典故,之所以提到了长平之战,就是要老人记起对于秦国的仇恨。

良久之后,老人才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坐回位置上,看向百里尧,等着对方出第三个题目。

但百里尧却是起身,朝着老人微微一礼道:

“老先生,小子我才疏学浅,就只会这两个而已,我输了。”

这话说出来,连裴林都不信,老人又怎么可能信?

但继续比试下去,也未见得能够分出胜负,老人明白,百里尧这是给了自己一个台阶,该下就下吧。

“罢了,你我今日就算平手,说起来,你这般年纪能有如此才学,实属罕见啊!”

面子卖得足够了,情绪也在刚刚拉到了顶点,百里尧知道,该进入“正题”了:

“老先生谬赞了,若是老先生愿意出面教导亭中少年,相信几年之后,人人皆可如此。”

出山教书?这不禁让老人深感意外:

自己可已经年过五旬,在当时,就算不是高寿,也是半截身子入了土,发挥余热?自己就算有这个力,可眼下今日亭里发生的这些事,虽然谁都没说,但他还是看得出些端倪的。

眯起了眼睛,老人道:

“如今天下都是大秦的,你们年轻人有什么想法,我管不着,可拉我“入水”,就不怕我转头报官?”

百里尧微微一笑,对于这点,来之前他的确有些忐忑,但现在,他已有了九成的把握:

“老先生说得不错,这天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秦的,每一颗粮食,也是大秦的,可这全天下的人心,他大秦,管得了么?”

这番话,说出了百里尧他们的“反心”,也是百里尧向老人表明自己的诚意。

老人的眼中一亮,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裴林,最终又望向百里尧,问道:

“说吧,今日来找我,到底要我做什么?”

这般问,也就代表了老人已经做出了决定。

“如今秦皇帝修建阿房宫,全天下的壮丁,十去七八,想要有所改变,的确不是件易事,没有十足的准备,我们也不会轻易“举旗”,希望老先生能教导亭中的少年读书习字,我们也会另找人来训练他们的功夫,如此一来,在“举旗”时,我们就有了一批勇略双全的士兵,或许大业,一蹴而就也未可知。”

不得不说,百里尧是在“画饼”,但这“饼”,着实很对老人的口味,没有太作思量,老人开口道:

“何时开始?”

百里尧转头看向裴林,笑道:

“那就要问裴大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