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水淹寿春
面对众人的疑惑,孙策不紧不慢的摸出了第二个锦囊。
“权弟早就想好了对策。”
孙策抽出锦囊中的纸张,亲兵和副将全都把头挤了过来。
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瞪得老大,直勾勾的盯着孙策手中的锦囊。
孙策打开纸张,只见到纸张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决堤!
孙策了然的点点头,他极目远眺,看向寿春城东北角的方向,那里是两条河流的汇集处。
寿春城地势低洼,东北角的地势较高。
早年间时常发生水患,大水动辄冲垮寿春城的城墙。所以当年治理寿春的太守便修建河堤水坝用来防止洪灾。
孙权的妙计,便是掘开寿春城城外的水坝,泄洪冲城,让敌军不战自降!
孙策瞬间喜上眉梢,右手将纸团死死的捏在手中。
“权弟果然足智多谋,令人钦佩!”孙策大手一挥,吩咐道:“命令军士迅速打扫战场,然后藏在山中修整今夜我们突袭水坝,从明天开始决堤淹城!”
“领命!”副将和几名亲兵齐声说道。
孙权之所以能够知道的这么详细,还多亏了他前世图书管理员的身份。
读过的书越多,掌握的知识也就越丰富。
孙权自然早就知道,寿春城外有一处水坝,这才给孙策留下了这样的计策。
就在孙策组织人手准备决堤的时候,孙权也没有闲着。
肃清内乱后,孙权迅速扶持蔡瓒和蒯祺上位,联合黄家的黄月英,三家共同出力,将孙权的情报组织迅速地搭建起来。
“二公子,这是我们目前的人员名单。”
府衙中,黄月英递上一份竹简,轻轻的放在孙权的面前。
香气扑鼻而来,孙权忍不住用力的嗅了嗅。
黄月英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孙权的小动作后,忍不住俏面一红,轻轻的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二公子还真是有些轻佻,怎么能嗅人家的体香?黄月英心中羞敕难安,下意识的朝着远离孙权的方向挪动了一小步。
孙权倒也没有在意,反而打开了手中的竹简。
孙权粗略的看了一下,上面写着十几个陌生的名字。
“二公子,这些人是襄阳城内,我们三个世族的所有探子眼线的负责人。”黄月英忍住羞敕,轻声说道。
“按照二公子所说的构架,这些人按照能力,足够支撑起情报系统的领导任务,只需要相应的扩充人手,我们的情报系统就可以迅速投入使用了。”
孙权放下竹简,沉默着没有开口。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眼喜爱这些人全部都是来自于黄、蒯、蔡三家的耳目,很难让这些人真正的做到对孙权忠心。
另外,这样的耳目情报太过于局限,并不是孙权想要的情报组织。
“二公子,怎么,您不满意吗?”黄月英试探着问道。
孙权笑了笑,说道:“满意,当然满意,但我觉得只需要暂时选出四位科长就可以了。”
“剩余的名额,我打算在商会中挑选出精明强干的人选,通过系统性的训练,然后加入到谍报组织中。”
“再通过商会,分散到其他地区。”
“以每一名队员为骨干力量,可以通过商会在当地发展属于每一名队员的线人。”
线人?
黄月英好奇的问道:“二公子,线人是什么意思?”
孙权笑道:“简单的来说,就是骨干队员的情报人员,称之为线人。”
“可以通过金钱或者其他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情报。”
黄月英恍然大悟,钦佩的说道:“二公子的想法果然厉害,这样一来既能够保护骨干人员,又能够在无形中形成一张巨大又繁密的网,将天下情报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孙权打了个响指,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说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一边说着,孙权一边将一卷竹简递给黄月英。
“这上面是我编写的情报人员训练方法。”孙权说道:“上面有跟踪,反跟踪,策反,自我保护以及投毒、暗杀等等技巧。”
这些东西,全部都来源于孙权前一世图书管理员的经验。
黄月英拿起来粗略的看了几眼,只见她漂亮的脸蛋儿上,写满了惊讶。
“二公子,这……这也太神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