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岗位练兵(2)
半个月过去了,一遍遍的练习,一遍遍的重复,双手被保险丝划勒出了血泡、被机件蹭破了皮。
不过经过这番苦练,方林几人的“成绩”还是大幅提高了,拆装机件的时间相较平时至少缩短了一半。
方林知道,即便这样,若是继续训练,还是有提升的空间。不过,看着天天被“虐待”的34号飞机,方林还是有点心疼。
螺钉拧了卸、卸了拧,线缆插头拔了插、插了拔,为了追求速度,一些机件设备在拆装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这些都让方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同时,对于这种方式的岗位练兵,方林心里也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样的强化训练,值吗?
自己和这些各专业的技术“尖子”不去保障飞行,34号机经常被大队评为样板机,这样的优质飞机不去让飞行员训练,却被自己这帮人天天“虐待”,这样的练兵,已经对平时的训练造成了影响,值吗?
如果各单位都是这样,上级领导看到的都是各部队筛选苦练出的“尖子”在比武,这对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帮助大吗?
“尖子”练得再精,也只是个别人强,各单位的整体业务技能、理论水平依旧没什么改观,日常保障的主体还是和以往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岗位练兵是不是变味了?
这些,方林也只是在心中暗自嘀咕,因为方林也知道,若不是这样强化“苦练”,要想在各级的比武中取得优胜,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种比武的优胜真的那么重要吗?
对于单位来说,关系到集体荣誉,的确很重要!
不过,对于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又有多大的帮助?方林不得而知,也可以说,不是方林现在所考虑的事情。
十一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机务大队按计划分专业举办了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最后择优取胜,每个专业选取一人:机械专业是二中队方林、军械专业是二中队赵小牛、特设专业是三中队林耀新、电子专业是一中队王道勇……
赛后,机务大队直接就在外场的比武现场召开了表彰大会,对优胜者颁发奖励,同时宣布,这些优胜者组成强训小组,继续集训,准备参加师里举办的练兵比武。
当晚七点半,大队部会议室。
方林等比武优胜者被召集开会,由分管岗位练兵工作的副大队长孔卫国组织,大队长罗志国、教导员倪振华均列席会议。
孔卫国在简短的动员之后,宣布了在师比武之前这段时间的集训计划和方案,仍旧以方林为小组长,以34号机为训练专用机,以脱产集中强训的模式来进行。
“同志们,这次师里的比武考核,我们主要对手是同是装备二代机的B团,希望你们这段时间刻苦训练,再创佳绩,击败B团,届时,你们就是代表S师参加军区空军的比武竞赛。”大队长罗志国说着看了一下方林,点点头,“我也相信你们具备这个实力,后面就看你们的努力了。”
“你们这段时间的训练,还有成绩的提高,我都看到了,就说拆卸和安装主机轮一项,比一开始的时候就整整缩短了三分五十八秒,孔副大,没错吧?”教导员倪振华看向孔卫国问道。
“没错,这是方林的成绩,方林本来技术就不错,而且我相信,这个成绩,他还可以继续提高。”孔卫国点点头。
“同志们,这个了不得啊,现在战争,时间是分秒必争,每提前一秒就意味着飞机可以早出动一秒,也就意味着飞行员可以提前一秒找到最佳位置,也就可以让我们的飞行员多了一秒的主动,单更换主机轮这一项,就可以让我们的再次出动准备缩短多少时间?将近四分钟,这个可了不得。”
方林总觉得这种说法好像有哪里不太对,但也不知怎么反驳,也不知从何说起。
倪振华一阵感叹,接着就开始了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话和动员……
“刚才大队长和教导员都分别做了指示,你们下去以后要好好理解、消化,正像教导员所说,你们每提高一秒,我们胜利就多一分保障。所以,你们后面要做的,就是要快!更快!当然,还有业务理论,这个也绝不能放松,理论考核是其中一个重要科目,我在大队部腾出一间房,你们晚上就到那里来自习。”孔卫国最后总结道。
“大队长、教导员,你们还有什么指示?要是没……”
“别都是我们说,让他们也说说。”罗志国摆了下手打断了孔卫国,扫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