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多少年来,国内青壮渐少,无助妇孺愈多,十室九空,怨声日重,可是这些,不会让拥有盖世武功战绩的君王看到。战争太多,百姓就会疲惫不堪,胜利太多,君主就会得意忘形。得意忘形的君主统帅疲惫不堪的臣民,就是国家最大的隐患。事实上在先帝治世之时,问题已然显现。连年灾乱,国库甚至拿不出镇灾建堤的银子来。因此先帝才起用于我,开始整顿户部,在先帝最后的数年间,湘北再没有兴兵打过一场大仗,甚至边境屡屡于陵南冲突,先帝仍不兴师,亦是因此之故。“
洋平与樱木脸色都有点儿青白,二人常年在边城,一向知道湘北军百战百胜,军威天下无双,历代先王英雄盖世马上得天下,实在没有想到,这无数的胜利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坏影响,国内的情况可以糟到这种地步,但又素知流川说话从无虚言,不由人不信。
”与陵南一战,实在是被人欺上头来,不得不打。天下皆知陵南不义在先,就是百姓军士也都不会有怨言,所以将士们才能一鼓作气,连战连胜。可如今湘北已夺取极大的胜利,陵南前来卑词求和,将领们或有求盖世之功的心意,但军士们无不人心思归。若再打下去,军心未必如前。更何况,我军再三深入敌境,补给线拉得太长,若陵南人中有英杰之士,招集人马,不断破坏后方补给线,我军虽庞大,也会受到极大的困扰。陵南虽败,但陵南庞大的疆土仍在,我军虽占了许多城池,可大部份还在陵南人的手中。我军的雷霆攻势令他们措手不及,可是要再打下去,他们的愤怒和对亡国的担忧可以让所有人以最快最紧密的方式团结在一起。陵南鱼住等将领被擒后宁死不降,仙道彰身为王候也愿为国犯险,江阳城中无数百姓以命相抗,陵南民心不死,臣子忠烈,就算我军攻下国都又如何呢?当日吴楚jiāo兵,吴军夺下楚都,bī得楚王逃亡,无比威风,却因沉迷于胜利,不听孙子之言,知进而不知退,最后落得何等下场?“
洋平暗自打了一个冷战,流川枫句句在理,最后一句更是点出了湘北军最大的隐患。湘北王历代征战,对周围诸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今海南翔阳等国国势日盛,岂肯听任湘北坐大。只是都等着旁人先动手以试探湘北的虚实,看湘北是否仍保持以往的战力,以决定是否动手而已。这次两国jiāo战,他们未必不想插一手,只是天下都知陵南侵湘北,湘北是堂堂正正护国反击,他们也没有出兵的理由。可是现在陵南已然低头求和,湘北若执意要打。陵南上下亦有无数忠心为国的人才,必会有人效楚人血泪泣秦廷。陵南君臣无奈之下亦会向两国求缓,两国极有可能打着扶弱锄qiáng的旗号来插手,再加上整个陵南所有君臣百姓的同仇敌忾,湘北军再能征善战也极为吃力。更何况以湘北目前的财力,亦难以应付三面开战。与其到时僵持不下,自陷苦局,确实不如现在顺着台阶下,以新胜之势在议和时争取最大的利益。
洋平此时心中已认同了流川的看法,再看樱木有点僵硬的脸色,也知道樱木亦从流川一针见血的话中看到了问题了严重性,但洋平并不打算因此而停止发难:”你说的确实有礼,我们这些武夫确实目光不及你长远。但你的行为仍然不对。即使是议和,若能将陵南的王候掌握在手中,亦有助于我们开出更高的条件。可你却只想到保全他,而不是生擒他。我知道你心怀磊落,不计私仇,敬重忠义之士,但两国为敌,各有立场,凡事都应先考虑国家的利益,你今日所为,是因私而废公,身为国家柱石之臣,如此做为,恕我难以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