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朝廷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这场战争。
皇甫少烨没有想过有几成把握的问题,只有一个信念,誓守国门,击退qiáng敌。如果有可能,那边直捣huáng龙,不给西戎和北狄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们还真当大周是一头软弱可欺的绵羊了。
不过为了让太后安心,皇甫少烨道:“六成把握还是有的。”
“太后,这个时候一切应当以国事为重,其他事就不要提了。”
太后满脑子都是尸横遍野的画面,也无心管纳妃的事了,便点了点头道:“那就等以后再说吧。”
皇甫少烨默默地叹了口气,太后还是不死心啊。
那就慢慢来吧,他不点头,谁能耐他如何?
皇甫少烨告退,出了长乐宫,见陆小宁还在,见到他欲言又止的,便道:“别担心,一切都还在掌控中,你先回去,等我这边忙出头绪了,你再来。”
陆小宁听话地点头,还有一帮大臣等着他去决断呢,现在确实不是说话的时候。
陆小宁心事沉沉的回到长公主府,把皇甫少烨收到边关战报的消息告诉了长公主。
长公主却是一点也不担忧的样子,冷冷道:“那就叫他们有来无回。”
陆小宁错愕:“难道祖母一点也不担心会战败吗?”
她都没有这份信心,大周的民生刚刚有点起色,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国库也不充盈,甚至连治理huáng河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靠泰安的盐引竞价,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而盐务改革是否能顺利的继续下去还不得而知呢。
这内忧外患的,她真的不是很看好。
长公主殿下道:“大周立国六十余年,未及兴盛便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或许这次开战反倒是个契机,有道是不破不立,大家安逸的太久了,是时候让大家头脑清醒清醒。”
陆小宁不得不佩服长公主的定力和气魄。
长公主知道此事后,陆小宁就是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到朝廷的动向。
文臣一律反对开战,要求派使臣前往西戎和北狄,武将们在赵明成的表率作用之下,倒是情绪激昂,主动请缨。
皇甫少烨自然不会做那低头臣服的君主,事关大周国体,唯有死战到底,没有不战而降的可能。
正月十八那天,陆小宁收到淮安的来信,让她去隆裕钱庄提一百万两,捐助朝廷用作军饷,纪家还会联系七大家的其余几家,筹集粮草,总之是支持开战。
陆小宁进了一趟宫,把纪家的心意,自己也拿出六十万两银子,全部jiāo给皇甫少烨。
皇甫少烨没有推辞,只说:“这份心意他记下了,等战事结束,加倍还之。”
陆小宁很不高兴:“保家卫国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身为大周的子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命都不惜,还在乎这些身外之物?”
把皇甫少烨感动的一塌糊涂。
这还不算,陆小宁又去发动圈子里的人,捐资捐物,短短数日又筹集了一大笔款项和物资。
到正月事二十二,安远侯挂帅,赵明成为先锋,十万大军雄赳赳地开拔奔赴西北抗敌。
正月二十五,顾十风回来了,调查有了结果,皇甫少烨看了调查结果气急败坏,立刻把陆小宁召进宫去。
“你还道十之有五,你看看,哪里会至十之有五?所有被调查的慈善机构,全部沦陷,这背地里的yīn暗龌龊简直令人发指,这些人都该死。”皇甫少烨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