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要一亿两的,鉴于此次事由不大,才折半算的。”徽音打心眼里有些不乐意,想想历史上日本从中国刮去的银子,那可比这多多了。
“或者还可以要些其他东西,日本国好歹也是个国家,穷不到哪里去吧!”胤禟思索一下,补充了一句。
“九阿哥,如果想要在谈判时达成这些目的,恐怕还会承受莫大的压力,对于熟通四书的文臣而言,提出诸多条件的谈判,无异于巧取豪夺,还请九阿哥做好准备,以免被打个措手不及。”徽音站起身,话说了好一会儿,这才顿觉冷了。
八阿哥闻言赞同地点点头:“九弟,若是真的提出这些条件,清流那边确实难办啊!”
“八哥,那你说怎么办?难道东西和银子不要了?”十阿哥反问,又看向九阿哥,想知道他是个什么意思。
“姑娘有何良策?”九阿哥毫无压力地抬头问站在柱子边的女子。
徽音回过头来,口吻轻松地道:“八阿哥风度翩翩、性情温和,一向与人为善,此次九阿哥办差,想来定会从旁协助,不是吗?”顿了顿,她又对九阿哥说,“小女听闻九阿哥素有陶公之才,在谈判桌上拿出八九分,也就够了。至于所谓的天朝上国的胸襟之类的说辞,等到大清无人饿肚子了再谈也不迟。”
听到这话,胤誐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目光热切地望着八阿哥,心里直道有八哥在,怕啥呀!
胤禟垂头轻笑,浑身冒出名为“奸商”的气息,看样子已经在心里盘算着怎么能够获利丰厚了。
一旁的八阿哥却是止不住地苦笑连连,明明和他不甚相关的事,为什么到头来又牵扯进去了呢?即使谈判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对于他又有何好处?差事是老九的,论赏怎么都赏不到他头上,不过是引起清流的不满,让他在那些文人心里凭添不快罢了。这个女子,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与他不对付呢?
徽音只是说了她觉得该说的而已,至于造成何种结果,完全不在她的考虑之中,倒是若干年后的四阿哥,想到康熙三十八年与日本国的谈判,玩笑似的说:“徽音,莫非那个时候你就有打散老八一党的念头?要不然怎么那年清流们见了老八就眼神不对?好像老九和老八的关系也不像上辈子那么紧密了。”
其实,那年的梅林之中,徽音根本没想那么远,只是单纯地不想让日本好过而已,真的没多复杂……
不过,也是胤禟听进去了这些话,才使得大清与日本国的第一次谈判以一种压倒性的胜利,博得了预期内的利益,充盈了国库不说,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国对大清的觊觎之心,保证了大清海域一定时期的平静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