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王爷噎住了。半晌恼道:“让你找个人哪那么多话!”
“不是……”薛蟠摊手,“这都二十年了。你不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我怎么找得到啊!内什么,先说清楚,要收钱的哈。”
忠顺王爷哼道:“知道你是守财奴。放心,找到人少不了你的赏赐。”
“不是赏赐,是服务费。”薛蟠收起画像,“江湖渺渺人海茫茫,这么少的消息要找到一个人很难的。再说没找到我肯定不能收你钱,我的成本不就白花了啊。”他想了想,“萧大侠的武功路数您老知道么?”
“不知。”忠顺又闭了眼。“横竖武艺极高,一个打几十个不成问题。弓箭上的本事极尤强,连珠箭可冲云破雾、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之境界是个传说,王爷您确定没带基友滤镜吗?薛蟠龇牙:“行吧……贫僧尽力而为。”
遂拜别了这纨绔王爷,薛蟠一面往回走一面想,怎么偏就赶在离京的点儿呢?若早个半日也能去问问蒋二郎。仿若佛祖听见其心中所想,他迎面与蒋二郎撞了个正着。
薛蟠几步上前。蒋二郎正要作揖,薛蟠已拉了一把他的衣袖:“哥们,跟你打听个人。”
“何人?”
“二十年前,京城绿林中有位少侠名叫铁面夜叉萧四虎,你可知道?”
蒋二郎道:“没这么号人物。”
薛蟠心里凉了半截。“你肯定?会不会当时你年岁太小不知道?”
蒋二郎道:“我生在绿林长在绿林,祖宗四代是绿林人。但凡京城左近拿得出名号的人物儿,我必听说过。”
薛蟠深吸一口气,合十:“多谢。若得了此人的消息,烦劳告诉我。”蒋二郎点头。
薛蟠回身一望,忠顺王爷的马车竟还在原地,拔腿就跑。
跳上马车,不待车前那长史官拱手说话,他已掀开车帘闯了进去:“王爷!”
忠顺正坐着假寐。闻言睁开眼:“你怎么回来了?”
薛蟠正色道:“贫僧想问问王爷,那个人是你不是已经找了很久。”
忠顺阖目:“没有。本王不曾找过他。”
“真没有?”
“真没有。”
“当时你二人皆年少。他是绿林贼寇,你为王府世子。你可曾告诉他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过了会子忠顺才说:“不曾。”
“敢问王爷的自称是?”
又等了半日。“寻常士子吴明律。”
“卧槽!”薛蟠翻了个白眼。姓吴的见多了都快见怪不怪了。“吴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
忠顺半睁开眼:“我母妃姓吴。”
薛蟠立时问道:“求问令堂是哪里人。”
“湖南益阳。”
“贫僧顶你个肺!”薛蟠忍不住骂了一句。“苏州知府吴逊也是益阳人。他是忠顺老太妃的娘家侄子?”
“不是。”忠顺立时道,“虽两家都姓吴,却不相干。”
薛蟠眯起眼睛:“你确定?要不要再重新查一下?有没有过继或是连宗或是因为争执断了往来?郝家大姑奶奶幸福也不要、脸面也不要,硬生生挤进郡主的婆家做二房;二姑奶奶嫁给吴逊时吴逊连举人都还没中。若在别人家,这可能是巧合;可他们家的巧合,您自己信么?孙溧只差一步就成了郝家姑爷。”
“嘶……”忠顺长长抽了口凉气,旋即沉思,面色讳莫如深。
薛蟠不得不打断其冥想。“贫僧要登船了,您老回去慢慢想。再问一声,‘吴明律’这个‘明’字又是从哪儿来的。”
忠顺横了他一眼:“本王王姐的名讳叫明徽。”
“明白了。”徽姨的名字真好听!“最后一个问题。王爷最后一次见萧四虎是什么时间地点。”
忠顺呆了半日。“十九年前三月十四夜晚,城西都城隍庙。”
薛蟠点头:“我知道了。如果您想起别的线索就跟我联系。”他乃合十行礼,转了身又转回来,“三月十五相见不是月亮更圆么?”
忠顺不耐烦道:“又不是我定的日子。”
“阿弥陀佛。”薛蟠再次告辞。
回船路上,蒋二郎还等着呢。薛蟠再同他打听可有绿林人是弓箭高手。蒋二郎道:“京城绿林人都使袖箭,使弓箭的想来不是京城的。”二人又说了会子话方告别,约定伺机合作。薛蟠登舟不提。
帆正船轻,一行人只两个来月便回到扬州。林海与赵文生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