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河神:鬼水怪谈 > 第 43 章

第 43 章

贵,因为下边全是租借地,住那的人不仅有钱,有身份的也多,然而到了上边,住家全是脚行鱼行出身的苦力,解放前日子过得最好的人家,也是挣一天花一天,大多数人家吃了上顿愁下顿,不乏连日揭不开锅饿死的穷人,更是藏污纳垢,专出暗娼和贼偷,房子盖得也不行,低矮简陋,五十年代政府开始对这一带翻修治理,一点一点的好了起来,那也没人愿意在此长住,都说风水不好,因为前清时有养蚕的住户,桑树特别的多,老天津卫人最迷信这个,俗语有云“桑梨杜榆槐,不进阴阳宅”,是说桑树梨树杜树榆树槐树,不该出现在民宅和坟地中。桑字发音同丧,主家有丧;梨字发音同离,主家分离;杜是杜绝的意思,主家绝户,听上去说起来都非常晦气,槐树带个鬼,有鬼进宅,更是不祥,至于榆树,榆象偷形,家里容易丢东西,榆树又生虫,也不该进阴阳宅,关上榆树桑树多,又是个大穷坑,专出地痞无赖,因此谁都不愿意住,比方说二人初次见面,如若得知对方是住下边的人,便会刮目相看,觉得可以交个朋友,听说对方是住关上,口中虽也客气,心里却要打鼓儿,穷坑出刁人,不敢多套交情。

郭师傅搬去的地方叫斗姥庙胡同,当时他已经娶了媳妇,要说男子汉大丈夫,难保妻不贤子不孝,别管一个男人为人处事怎么顶天立地,保不准妻子不贤惠孩子不孝顺,找个母夜叉天天闹得家宅不宁,这种事儿就看命了,各有各命,可怜无用,郭师傅赶得还不错,自己特别知足,媳妇姓刘,名叫芳姐,人挺贤惠,但是身子不大好,平时坐在家中糊纸盒,两口子住两间小平房,之所以叫斗姥庙胡同,只因此地也曾有一座古庙。

解放之后,五河水警作为公安局下属单位,照旧是在河中打捞浮尸这份差事,不管年代怎么变,捞尸队的活儿也不能没人干,跟旧社会不同的是,巡河队有了固定的工资,没了裱糊纸活儿操持白事儿那些额外进项,郭师傅有了家室,不比以往一个人的时候,日子过得很紧,不过那阵子全国从上到下都是穷,越穷越光荣,倒不觉得有多困难,好多街坊邻居过的还不如他们家,至少他有份差事,能让一家人吃口安稳饭,比上虽然不足,比下也还有余。

几年前捉拿河妖连化青的案子,郭师傅自己很少再说,也不让丁卯等人提起,是怕让公安局的人说他一脑袋迷信思想,有河神这么个称号已是过份,解放前居然还会捉妖,要不是看打捞河漂子的活儿没人愿意干,他连饭碗也保不住了。

但在一九五三年海河上接连出了几件诡异无比的案子,让公安部门的侦查员感到束手无策,又不得不请捞尸队的郭师傅帮忙。

一年接一年,时间过的是真快,转眼到了一九五三年八月,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散尽,电台里广播的全是这些事,丁卯还年轻,打着光棍,他住的离郭师傅不远,每天跟着郭家一块吃饭,衣服也是嫂子给洗,这天晚上,郭师傅和丁卯坐在胡同里凉快,俩人借着路灯底下的亮儿,一边说话一边糊纸盒。

胡同里的小孩们缠着郭师傅讲故事,别看郭师傅没什么正经文化,以前专喜欢看戏听评书,两眼乾坤旧恨,一肚子古今闲愁,但在新社会讲古不合时宜,想来想去,没什么好讲的,丁卯就跟孩子们在那胡吹,他说:“我前日吃了个馅儿饽饽,再没有比它大的了,包这一个馅儿饽饽,要用一百斤面,八十斤ròu,二十斤菜,蒸好了用八张桌子才勉强放得下,我们二十个人围成一圈转着吃,吃了一天一夜没吃到一半,正吃得高兴,不见了两个人,到处寻不见,忽听馅饽饽里有人说话,揭开一看,那俩人正在馅饽饽里掏馅吃呢,你们说这馅饽饽大不大?”

郭师傅说兄弟你这个馅儿饽饽不算大,为兄当年吃过一个ròu包子,几十人吃了三天三夜没吃到ròu馅儿,再往里吃,吃出一座石碑,石碑上刻了一行字:“此地离ròu馅儿还有三里地。”

胡同里的孩子们平时就爱听郭师傅讲段子,挺平常一件事,从他嘴里讲出来就变得特别勾腮帮子,让人听不够,那叫吃铁丝拉笊篱——能在肚子里胡编,胡吹胡编也有意思,这次又是说到晚上九点多才散。

胡同里只剩下郭师傅和丁卯,当天晚上云阴月黑,有点月光,但是非常朦胧,又是个像蒸笼一样闷热的天气,郭师傅一看还有一堆纸盒没糊完,他对丁卯说:“不早了,你先回去睡觉,我加点儿紧,把这几个纸盒糊完了再进屋,等明天让你嫂子去交了活儿,晚上咱改善改善……”

哥儿俩正说着话,胡同里进来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他们俩一打眼,认识这个人,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