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
冬日的阳光柔抚着大地万物,金色的光辉照耀在殿檐上,反射出华丽的光芒,让人觉得耀眼的绚烂。
“启禀皇上,微臣向朔王爷宣读了您的旨意,然他确实抗旨不遵,不肯鸣金收兵!”
派去钦差的大臣回来禀报,说澹台朔抗旨不遵,没有遵循澹台绍钧的旨意。
此话一出,底下的官员们纷纷哗然,什么?他澹台朔居然敢抗旨不遵?!
澹台绍钧听此,顿时面露怒色,他也太猖狂了,居然敢公然抗旨!
“皇上,臣以为朔王爷这般抗旨不遵,定要好好惩罚他才可以,不然皇家的威严何在?”
澹台绍钧不是不想惩罚于他,只是他澹台朔现在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也拿他没办法啊!
澹台绍钧含糊了过去,早早地散了朝,退下龙袍换上了洁净而明朗的白色锦服,内松外紧十分合身,发丝用上好的无暇玉冠了起来。眼睛很漂亮,深邃幽蓝如深夜的大海,鼻若悬梁,唇若涂丹,肤如凝脂。
此时澹台绍钧在御书房里大发雷霆,他接过内侍端来的茶水,茶水微微有些烫。
“碰!”
他直接将上好的陶瓷往地上摔了个粉碎。
“混账东西,连个茶都泡不好!你是想烫死朕吗?”
“奴才不敢!奴才知错了!求皇上开恩!”小太监吓的瑟瑟发抖,连忙求饶。
听见内侍哭哭啼啼的声音,他顿时不耐烦:“来人,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他气鼓鼓的坐在圣椅上,一想到澹台朔不顾圣旨,一直进攻昭南国的消息就让他很不满,真是岂有此理!没想到他澹台朔竟敢抗旨不遵!
他甚至有点害怕,澹台朔再这样下去,要自立为王。
就在这时,他的贴身太监过来禀报:“圣上,摄政王在殿外求见。”
澹台绍钧知道澹台琛定是为了刚才朝上说的澹台朔发兵攻打昭南国之事。
“快宣摄政王觐见。”
“臣叩见皇上。”
“爱卿快快请起,朕正想着要宣摄政王,你就过来了。”
“皇上可是为了澹台朔之事坐立难安?”
澹台绍钧点头:“如今他澹台朔都敢公然抗旨了,朕怕照此情形下去,一旦他攻陷昭南国之后,很有可能会自立为王,到时候真怕会后患无穷,不只依爱卿高见,此事该做何主张才好?”
“陛下,依臣所见,澹台朔手握重兵,又居于一方,现在想要管辖他是不现实的,他都敢公然抗旨了,即使此时要收了他的兵权,澹台朔只怕也不会给,如今之计,只能恳请陛下让臣出兵去征伐澹台朔。”
澹台绍钧斟酌了一番,犹豫的说道:“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公然内斗只怕于国家昌盛无利。”
澹台琛继续建议:“陛下,您的担心不无道理,只是再任由他澹台朔继续下去,只怕到时候将会后患无穷,还请圣上早日做决断,就让臣去征伐他澹台朔吧,到时候如果昭南国要开战,臣必定率先领兵,护我华冉天下!”
“摄政王为国家辛劳不已,朕看在眼里,只是现在不是征伐澹台朔的最好时机,万一东旭国和昭南国联手夹击华冉,到时候又有内战,只怕……”
到时候三方火力都对准华冉,澹台绍钧没有盲目的自信能够打赢这场仗。
所以澹台朔现在不能动,只能要求她立刻收兵,可是他又抗旨不遵,这该如何是好?
最终,两个人都没有商量出好对策。
澹台琛献计道:“既然此时不能动澹台朔,臣有一计,不如就断了他的军饷和粮草,这样她有再大的野心,没了朝廷的供给,也无法抗旨不遵,到时候只能鸣金收兵,陛下以为如何?”
澹台绍钧考虑了一下,只能这么办了:“那就依摄政王所见吧。”
盐城。
乌云在天际嘶鸣着划破雷电,血红色的腥味弥散在死寂片刻又喧闹的废墟之上。哀鸣和剑影在风中绽开,堆积的残体狰狞而可怖,浓重的气息让人几乎窒息。
此刻,昭南国的余兵都已陨半,一片又一片人的废墟,残檐断壁般的支离破碎。
倒下的人,眼里映出妻孩那浅笑着的模样,随即成为破灭的灰烬。
在天幕倒映之中的那些士兵,已经是一片破碎的残体的平原,也不知已有多久,烟尘四起间,残留的烽火终于在那一场倾盆大雨之后默默熄灭了……
军营。
刚刚又打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