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就显得不足。为此,徐惟学就让自己的儿子徐海也加入了的船队,父子两人都成了汪直的手下。徐海做了一年以后,却有了别样的心思。他没有像汪直、徐惟学一般专注贸易,而是打起了货源地的主意。而恰好这时,汪直有了新的想法,渐渐把心思放到了别的地方,也给了徐海发展的空间。
通过这些年的远洋贸易,汪直积累了不少财富,可以称得上是腰缠万贯。这人吧有了钱以后,胆子就会变得更大,想干一些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尤其是他成为了平户藩的妹婿后,有一帮日本武士成了他的麾下,成天跟在他身边前呼后拥,觉得挺威风的。 ,汪直便萌生了去太平洋对面那片美洲大陆上搞一块领地,自己称王称霸,独自建立一国的想法。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松浦兴信一说,心中自有打算的松浦兴信也觉得这是个机会,日本岛的确太小了,限制了松浦家的发展。各怀鬼胎的两个人一拍即合。于是,汪直把精力放在了日本,他通过各种手段买来船厂的资料和图纸,偷偷仿造奴尔干造船厂的捕鲸船,专心打造适合跨洋航行的远洋海船,还真就让他弄成了。
准备了几个月后,汪直迫不及待的带着三条船就出了海,刚开始还一路顺风,直到遇到飓风,沉了两条船,自己的座船因为雷电击中,引燃了船舱里的易燃物,发生了火灾。这才有了在太平洋上遇到海难,被金州号所救助这件事。
言归正传,汪直渐渐的不太管南洋的业务,把它交给徐惟学打理,当起了甩手掌柜。刚开始徐惟学对汪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替他打埋南洋的业务。可到后来,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徐惟学的儿子徐海是个不甘人下的主,徐海和汪直年纪相仿,非常嫉妒对方的成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打算。
他借着这个机会欺上瞒下,假公济私,慢慢的在公司里扩大自己的势力,大肆贪污公款偷偷组建自己的船队,打算时机成熟后,自个儿单干。儿子的想法,做老子的如何不知,虽然觉得对不起汪直,但为了自己的儿子,徐惟学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私底下大开绿灯,还替自己的儿子遮掩。
但纸终究包不了火,得知此事的汪直对此怒不可遏,对徐海一阵呵斥。当时徐海一怒之下,甚至打起了刺杀汪直的主意。好在徐海的叔叔徐惟学的劝说下,两方暂时握手言和,但是徐惟学因此事件最终还是和汪直分道扬镳,率领徐海和一部分部下离开。
想当初,汪直带着徐惟学出海的时候,徐惟学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没有太多的想法,现在儿子徐海也走上了这条路,他也就燃起了雄心壮志。他的儿子徐海十六岁时参了军,在南海舰队当过两年水兵,因为好勇斗狠,在部队里违反军纪被开除军籍。不过有了这份经历,徐海也算是见多识广,而且这家伙胆子大,人又狠。连汪直都忌惮他三分,所以这才放他一马。
徐家父子跟汪直分手以后,因为大部分的人脉都掌握在汪直的手里,能够分到手的香料份额越来越少,因此他的生意一落千丈,收益也差了很多。这种局面可是徐家父子没想到的。徐惟学为了扩大贸易,和汪直竞争的缘故,便听从了儿子徐海的建议,去香料群岛找一个没人的小岛找香料,有了稳定的货源不怕争不过汪直。
有一次徐海无意中从战友口中得知了海图这件事情,知道有一副香料群岛的海图收藏在兵部,便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徐惟学听说后便动起了歪脑筋,他想,如果自己发大价钱买通兵部的某位书吏,偷偷复制出来,这不就是事半功倍吗?说给儿子听,徐海觉得这事靠谱,也极力赞成。于是徐惟学让徐海管理船队,自己带着陈东、叶麻两个老伙计和七万银元一路风尘仆仆去了北京城。
到了北京城,这才发现两眼一抹黑,根本无从下手。他这么一个小地方出来的地痞无赖,哪有那么多见识,别说书吏,就连兵部衙门的杂役都没办法认识,一晃就过去了一个月,事情没有任何进展,可把他急坏了。
这一天,徐惟学心中郁闷,便去了棋盘街附近的一家茶楼坐坐。
坐了一会儿,便听到隔壁房间有嘈杂之声,徐惟学心中不快,便推开隔壁门一看,见两位少年公子正带着几人在推牌九,一时兴起便相邀玩了几局,没想到竟然输了不少钱,他无意中发现对方出老千,顿时勃然大怒,双方大打出手,徐惟学三人在海上拼搏了这么多年,个个都是好手。就这样把这两个公子揍了一顿,算是出了口恶气。还没高兴多久,三个人被抓进了锦衣卫。直到这时,徐惟学这才知道被自己打的人竟然是锦衣卫左都督钱宁的养子钱杰、钱靖,这下可闯了大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