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皇弟 > 第一百零三章汪直的前世今生

第一百零三章汪直的前世今生

和子摇头答道。

“呵呵,原来如此。”朱厚炜笑笑,似乎对这个话题没了兴趣,没有继续盘问这三人。他吩咐道,“老卢,待会去拿些干净衣服让他们更换,嗯,再去让厨房烧锅热汤,给他们做点吃的。好了,本王累了,你带他们下去吧。”

“是!殿下。”

明明这些人的身份很有问题,已然露出了马脚。齐王却突然不再盘问,卢伟困惑的看向齐王,却见他微微一颔首,便行了个军礼,把三个人带了出去。

门在关上的那一瞬间,朱厚炜脸上突然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显得有些兴奋。这真是太巧了!尼玛,跨越几百年,他竟然见到了历史上最大的海贼王之一汪直(或王直),这家伙活生生在自己面前,而且还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小青年。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后世的历史书中,汪直在中国的正史中是祸国殃民的倭寇首领,是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的主要对手之一。然而对平户以及整个日本来说,他却是带领他们进入大航海时代的领航者。日本人很崇拜他,因此日本人还为他塑像。

说来也巧,穿越之前,他正好停靠过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港口,闲来无事,还去参观过松浦史料博物馆,见到过竖立在门口的汪直铜像,只不过那雕像是个糟老头了,跟今天见到的汪直完全不像。

汪直1501年4徽歙县)人,本名锃,自号五峰船主。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键人物,而因此有较大历史知名度。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朝廷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对外自称徽王。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但却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随后被处死。

历史对这位海贼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明人朱九德在《倭变事略》里对汪直评价曰:“王直始以射利之心,违明禁而下海,继忘中华之义,入番国以为奸。勾引倭寇,比年攻劫,海宇震动,东南绎骚。上有干乎国策,下遗毒于生灵。恶贯滔天,神人共怒。”

而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却给出了不同的评价。他这样评价此人:”王(汪)直向居海岛未尝亲身入犯,招之使来,量与一职,使之尽除海寇以自效”。总之,这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也是时事造就的枭雄。不过,作为一个平民老百姓,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一朵小浪花,已经值得他骄傲了。也必定有过人之处。汪直现在还是个小年青,虽然聪明能干,但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在朱厚炜的影响下,这个时空从弘治十五年开始,大明的海禁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加上大明海军的清剿,到了弘治十九年,别说倭寇,东亚这片海域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海盗。原先有也被朱厚炜的麾下剿灭,大部分海盗在库页岛服完苦役后,乖乖的成了当地捕鲸船上的渔民。

弘治十八年,随着《新盐法》的落实,江南大批的盐商纷纷转行加入了海贸这一块。从此,大明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汪直也顺应潮流成了其中一员,正德七年,年仅十六岁的王锃(汪直)考中秀才后,便放弃学业,全身心投身到远洋海贸这种欣欣向荣的事业中。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此言果然不假。正德十一年,时年十九岁的汪直在吕宋岛结识了从奴尔干移民过来的橡胶园主李宪李文昌,得到他的资助,两人合伙创办了五峰船队。

在李文昌的帮助下,汪直的生意越做越大,船队规模也越来越大。正德十四年,他把同乡徐惟学(徐铨,号碧溪),福建的漳州人叶宗满、谢和、方廷助等人拉入伙,他们置香料硝黄丝棉等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获取最大的利益。

也就是这一年,汪直抵达日本的五岛群岛中的福江岛,结识了当地的小领主宇久盛定,并受到他的欢迎。宇久盛定的引荐,并接受日本大名松浦兴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属今长崎县)并以日本肥前国的松浦津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

松浦氏为其盖造住宅,并招他为妹婿,此后汪直便长期居住于此。根据王阳明刚刚发过来的电报上描述:平户的松浦家族是最早加入明联邦的大名,是这瀛洲列岛上最积极靠拢大明的大名,可以说是瀛洲总督府最早的拥簇之一。

自古以来,平户就扮演着日本与外来文化交流的门户,但这门户却不一定平静。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引发许多风起云涌、改变历史的重大事件。

九世纪初,弘法大师空海以及众多“遣唐使”就是由平户附近出海远赴唐朝都城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