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喇叭立刻传出礼部尚书蒋冕铿锵有力的声音
“凯旋郊迎庆典正式开幕,庆典进入下一项,请全体肃立,恭迎大明国旗入场!”
又是一阵激扬的铜号响起,随着急促的鼓点声,整个广场全部安静了下来,在宪兵的指挥下,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平民老百姓纷纷起立,大部分人有些莫名其妙,懵逼地东张西望,啥叫国旗?那又是个什么东东?
一支两百四十八名大汉将军组成的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一面鲜红的大明国旗从城门楼鱼贯而出,他们走过城门,来到西直门广场。 个九级台阶的国旗升降台,上面高高竖着一根十几丈高、被刷成银白色的金属旗杆。
队首的大汉将军一声令下,整个方队走出了整齐的正步,缓慢而有节奏。只听“哗、哗、哗”的踏步声,那每一步异常的沉重,仿佛踏在人们的心坎上,人们也随着这个节奏心跳。
每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每一次脚步声响,好像电流一样传遍每一个观众的全身。接下来就是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庄严而肃穆。
大明的国旗是一面整体为大红色,中央写着“明”字的金龙旗,一条栩栩如生的金色盘龙围绕着黑色的“明”字,红旗的四角用麦穗和祥云点缀,很是引人瞩目,等音乐结束的时候,那面鲜红的国旗恰好升上了旗杆顶端,它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从今天开始,老百姓第一次听到了大明帝国的国歌
我们雄居亚细亚,
炎黄祖先筚路蓝缕,
铸成金瓯般的国土,
承上天的护佑,
吾等继承了这片荣耀的土地。
民众万物皆欣喜欢悦。
喜见大众同袍,
大明有幸开创太平盛世,
真谓怡然自得。
帝国蒙上苍保佑。
青天高高在上,
大海川流不息。
国歌采用的是大白话,主要的目的是要朗朗上口,让老百姓很容易学会,由华亭徐霖领衔谱曲,经过太学院音乐系的专家多次修改,经齐王审核,这才定了下来。大明国歌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让人听了有一种愉悦和奋进的感觉,是这些年来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因此,徐霖还获得了朝廷正式授予大明帝国音乐博士的称号,享受国士待遇。让人羡慕不已。
接下来不用问,就是阅兵式最吸引人的一项——分列式,随着皇太子宣布分列式开始!立时,一阵鼓点和铜号过后,城下丹陛之乐大作,西直门下三百六十名畅音阁供奉在黄钟编磬的撞击乐中,嘴唇一张一翕,念念有词地唱道
庆溢朝端,霭祥云,河山清晏,铃旗迢递送归鞍。赫元戎,忠良翰,靖献寸诚丹。载于戈、和佩鸾。功成万里勒铭还,遐迩共腾欢……
随着这歌声,一支支方队整齐的通过检阅台,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每一个方阵都走出了磅礴的气势,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分列式完毕后,有组织的京城百姓花车游行更是把典礼推向了高潮……
很多年后,无论后来每十年一度的庆典仪式有多么的壮观,展示的武器多么的先进,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正德十年五月初十这一天的大典,这一刻成为了经典!
从正德十年开始,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十,被定为大明帝国国庆日,也被称作胜利凯旋日。北京城外的西直门从此也改名为——凯旋门,一直延续到千年以后。
也是从这天起,华夏的历史迈向新的,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渐渐拉开了帷幕,没有人知道,正是因为这次庆典,朱厚照终于以伟光正的形象被载入了历史,他被称为新时代的奠基人,大明史上功勋卓著的武皇帝!
是的!正德皇帝有资格获得这份荣耀,这是属于他的光荣时刻,历史将见证在他的领导下,大明帝国一改正统之后的颓势,变得朝气蓬勃。在齐王的辅佐下,正德皇帝开创了辉煌的新时代!
……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到了正德十五年初夏,扬州昭阳的林俊自从正德十年的科考失利后,很顺利的考取了公务员。
截止到今年初,他来到棉兰老岛石井县任职已经将近五年的光阴了,由于政绩突出,他也由当初从九品县丞,变成了如今石井县的七品县令,管辖着这个五六万人口的大明在南洋的中等县城。
石井县位于一个占地三十多万亩的淡水湖左岸,当地人称之为塞布湖。塞布湖背靠大山,面前就是大片平原,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土著人口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