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之痛,予以反击!犯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我军当以何策实现战略?”朱厚炜的目光深不可测,幽幽地审视着书卷气十足的王阳明。 王阳明一笑:“根据情报,倭国目前为分五十四个大名,但是不是说五十四个势力,譬如这次倭国侵朝主帅武田信虎的甲斐国原先也分成为多个势力,只不过被武田信虎统一了,目前稍大一点的织田家的尾张国也不是统一的,而信浓国则分成大小十余个势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如村上,真田家族,说起来也不过是一县之地。“
”今川义元虽独霸三河,远江,骏河三国,也不过是稍微大点而已。德川家在尾长和骏河的夹缝下生存一直只有半个三河国,总的来说,一个小小的倭国就有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势力,称之为一盘散沙也不为过,只要把大一点的势力打疼,征服倭国并不算难。“说到这里,王阳明略一顿,又道,“当然,要剿抚并用,恩威兼施。拉一股,打一股。打仗的事,本来就不单是两军矢石交锋啊!”
这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朱厚炜听得心花怒放,起身邀请道:“来来来!我们去作战室聊,那里面有倭国的作战沙盘。”
众人来到承恩殿中的作战室,面对着巨大的沙盘,王阳明继续侃侃而谈:”对日之策,有四端:军、政、经、文。以军事打击为突破,兵锋直指日本京都,奈良,生俘日皇,摧毁其万世一系神话,这一点殿下已经开始做了,下官将继续执行下去,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把所谓的天照大神从倭国人的记忆中抹杀掉,摧毁他们的信仰。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接下来,以京都奈良为根据地,发布檄文公告天下,各部队轮番出击征讨不臣之大名,渐次削平诸患。政治上在倭国设议会制,拉拢投靠倭人,成立亲大明之倭国政府,以倭治倭,依次消除死忠派,经济上以战后赔款、清算为由,绑架倭国之经济,使之经济上严重依赖大明,同时掌控倭国内货币发行权,统一倭币。“
”再次,待各大名臣服后,保持在日战略要地驻军权,设军事基地。另外,尚氏琉球国也必须驻军,将倭国战后军事发展及其体系,纳入大明防御体系之一部分,成为大明在太平洋之桥头堡。在文化教育上,实施精英教育,改造倭人教育模式,培养一批死忠大明的骨干,为我所用。”
王阳明拿起教鞭,指点着日本的地形地貌,具体的陈述道:”本官抵达倭国后,以京都、奈良以及东京湾为立足点,首先公开审判日皇及其家族成员,剥掉他们万世一系的画皮。先舆论造势,宣传先行。首轮打击应瞄准那些势力最大,与倭皇有血缘关系的大名,开辟多路航线,直接运兵至倭军腹地,实施跨界地面作战,让那些离京都较远的大名也不敢有侥幸心理。摧毁其顽固首脑,渐次消除抵抗势力。??至于如何展开,则战前制定目的,由大到小,逐次展开即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总结说道:”攻打倭国,征服倭人,应该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不能够急于求成,倭人顽固,不可能一股而下倭国,我国需要有耐心。欲改变倭人,战后才是一篇大文章,在倭国驻军,监视和改造倭国军事力量和体系为我所用,成为中国之海防前哨。政治策略宣传日皇为徐福之后,实为华夏之叛臣,倭人乃华夏别传一脉,然其孤悬海外,四面临海,闭户称王,不尊王化,渐至近世,遂荼毒父邦百年之久,此为逆子弑父,必灭其心,令至恐惧绝望,而后方能遵服教化,知礼义廉耻,方能为我所用。”
”政治之策,以打造亲大明政府为最根本目标,多管齐下,消除敌对势力,完全消除反对中国之心。此为长期之事,大明须在倭国建立瀛洲总督府,以军事驻军为辅佐,长期打理倭国之事,方为上策。对倭国平民百姓,则以下层人民为团结对象,实行土地改革,推广均田制,以安其心。鼓励倭女嫁给大明人,对于那些家中有女嫁给明人的平民,应该给予特殊的待遇和地位。反过来又可以分化倭国上层,迫使其主动靠拢大明。”
放下教鞭,王阳明负手而立,继续说道:”最重要一点就是经济控制,经济是一国之衣食住行,是一国根本之力。因此欲倭国五百年不能窥伺中国,必定以下策略,必在战后,首先取回倭国之货币发行权,倭人习惯用明钱,推行起来倒是不难。“
”其次是摧毁其战争潜力,战后以赔偿为由,控制倭国政府财政。文化政策,以程朱理学为准,即将倭国完全儒化。消除倭国以前的军事化为精英教育,理清日本历史,让民众认清错误之处,达到以瞻仰之态看中国文化的地步。 ”以上诸策,皆宜改造倭国后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