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皇弟 > 第六十六章旧儒生螳臂挡车

第六十六章旧儒生螳臂挡车

些新学派的官员腾位子,他之所以还没这么做,是在给西涯先生面子!醒醒吧!新学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西涯公奉劝我们,要是逼急了,齐王真会这么做,到时候咱们又能怎样?难道还能造反不成?我过来之时,恩师告诉我,军机处明天将发出正式公告,科举改革,此事已定,任何人不容置疑!谁反对新政改革,谁就请辞职。”

说到这里,顾清神情黯然地告诉顾璘:”孟静兄,你还不知道吧,右都御史张清上午刚刚致仕,下午齐王府左长史周务就正式出任右都御史,内阁都用了印。这说明什么?说明齐王已经忍无可忍啦!还有,你还记得以李鼎为首,那几个闹得最凶的几个给事中吧,今天全部被贬到台湾布政司,以后要跟岛上那些土著打交道了。”

“此事当真?”顾璘真的被吓到了,满脸都是错误,少顷又愤愤说道,“欺人太甚呐!齐王一手遮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廷衮衮诸公都要坐视不理吗?程朱理学哪里还会有希望?”

顾清眼见顾璘瘦削的脸上泛着青色,知道这人是个犟性子,加之过去在太学长期清供教席,难免沾上酸腐的清流之气。想想来之前李东阳的嘱咐,他决心杀杀这位“才子”的傲气,便不留情面地说:“孟静兄,你在这里光说气话有什么用?如果阁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大可以提出辞呈试试,你看看齐王会不会批准!?”

“士廉兄,你!我……”顾璘张口结舌,怒目瞪着顾清,脸胀得快要滴出血来。

顾清毫不示弱,他眼睛一扫众人。众人像触了电一样低下头去,不敢与之相对。在做的人忽然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现实很残酷,他们根本无力抗衡。不管他们再怎么讨厌新学,也不愿意因此放弃官职,挂冠而去。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还是少数。

顾清似乎还嫌打击得不够,言语变得更加咄咄逼人:“齐王说,朝堂上的百官明明知道新学确有其长处,却不知进取,不愿意敞开胸怀去接受。反而墨守成规,抱着那几本程朱理学不撒手。你们享受着新学中的科学创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平日坐马车,点油灯,样样不甘人后,拿着朝廷的高薪觉得理所当然。让大家接纳新儒学,仿佛就要了你们的命。这样的读书人认不清形势,一点担当都没有,大明宁愿不用这样的腐儒。齐王说:他不会去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他愿意这样,那就让他睡下去吧。”

听到这番话,众人默然,也有人若有所思。此刻面对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吃起来味同嚼蜡。当初科举改革方案一出,真的可以称得上是舆情汹汹,甚至还有御史言官带着太学生去堵齐王府的门,一副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越来越多的人冷静了下来,也开始改变了想法。想想也是,程朱理学也好,新学也好,终究还是儒家思想嘛,非得弄得两败俱伤吗?大不了让自己的下一代去学新学,终究还是读书人的事。

就在这种背景下,第二天齐王的公告一出,不出所料,所有人立马偃旗息鼓。对于反对者,朱厚炜一不罚廷杖,二不恶语相向,他根本不怕百官辞职要挟,反倒是专门派出几名官员在午门外摆了一张桌子收辞呈。最后,一张辞呈都没有收到。齐王摆明了态度,爱做做,不做滚!如此强硬,搞得这帮读书人根本没了脾气,只好认怂。

这场风波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唯一的影响是全国各地新儒学的教材都卖得断了货,印刷厂不得不又加印了一批。

这一切变化早在朱厚炜的意料之中,明朝的读书人思想比大清还是要开放一些的,只要压力到了,他们自然会妥协。这是南宋以后儒生的通病,只愿意服从于强权,真有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

时间飞快,一晃就到了正德三年十一月初三,天津至北京铁路即将完工,现在只剩下了最后的验收工作。铁路建设总公司的总工程师田单今天特别的兴奋,他带着一批年轻的技术员沿线检查验收,再过一段日子,这条铁路将正式投入使用。

远远从西边的铁道上有几台人力驱动的检道车向这边驶来,每辆车上有两个人轮流压着压杆,在他们的驱动下,这种小车飞驰一路向东,速度还蛮快的。坐在车上,田单看着这条登莱以外的大明第一条铁路,想一想建造的过程,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当初他在登莱修第一条铁路时都没有如此的艰难,那时候是缺乏技术和经验,而这里最大的阻力却是沿途的那些士绅和乡民。

这里的人非常愚昧和守旧,尤其是那些士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