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罗主薄,我的管家不太了解这里的规矩,请不要见怪。麻烦你算一下,我们这边大概要缴多少税?嗯,对了,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是怎么核算的?”
“多谢公子配合我们的工作,介绍收税的方式也是我们的义务,这点完全没有问题。这位公子。我们这里的出口税都是十税一。比如这些贵重的皮毛、鹿茸、人参等等土特产,税务局十税一抽取出口商品税。因为你们这次没有带货物在本地销售,所以有些,如果你们带来本地急需的货物,可以享受税收补贴,就是进口退税。”
“罗主薄,请问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货物可以享受退税,你可以跟本公子讲讲吗?”徐鹏举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罗主薄很有耐心,他细心解释道:“这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打个比方,公孑要是运来粮食、棉花、白砂糖等奴尔干急需的物质,就可以根据比例享受一定的退税,甚至会免掉一部分税款。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享受退税。税务局有退税商品名录,不过根据季节的不同会经常变化。呵呵,所以在这里经商的商人,会订购我们出版的奴尔干商报,以便及时掌握信息。 说到这里,罗主薄从公文袋里拿出一份报纸递给徐鹏举,然后说道:“这是今天的奴尔干商报,你可以参考一下。如果这位公子有心在这边办商站,最好订一份这种报纸。这上面有大量的信息,对你们的经营很有好处。“
两个人说话间,那两名税吏很快就清点完毕,罗成核对以后,然后开出了双联单据,徐鹏举一行人需要补交一百多块银元的税费,收了钱以后,罗成将单据中的一联交给了徐管家,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收好,如果丢失了,到了别的市场没有单据又要重新收税。
看到单据上的金额,管家徐荣心痛不已,等人走后,还在那里骂骂咧咧。骂了半天也没听人有反应,他回头一看,只见徐鹏举拿着那份商报看的津津有味。
徐荣埋怨道:“小公爷啊!咱们可是齐王的亲家,你也不帮忙说几句,还主动纳税。这样下去,以后在这里做买卖,每年下来得损失多少钱啊?”
徐鹏举头也不抬说道:“你最好打消这种想法,否则被这里的官员处罚,我可没胆子找齐王说情。你看看,报纸上说的明明白白: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齐王自己每年都在纳税,我要是敢跟他开口,他肯定会揍我一顿,这鸟人的手太重了,我可不敢招惹他。
以前刘阁老的管家在登州耍威风,强买强卖。登州一个小小的巡检就敢当众扒掉他裤子抽了十鞭,那位阁老的管家挨了揍,还得上门道歉。嘿嘿,徐管家,我刚才要不拦着你,恐怕你现在就已经在街上挨鞭子了。”
“嗤”,徐管家倒抽一口凉气,讷讷道:“这也太狠了。齐王太不讲人情了,咱们可不是外人,六小姐是他未来的王妃,这点面子都没有。”
“我告诉你提这些没用!你不了解齐王这人。他很讲规矩,崇尚法家。有法必依,依法办事就是齐王提出来的。他自己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谁又敢造次?这次你在烟台有没有注意到登莱的百姓,这些人根本就不怕官,但却很怕规矩。连走路都靠着马路的右侧人行道行走,不敢走车道。
更不要说整个城里,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大明其它地方屡见不鲜的事情,这里的老百姓谁也不敢违反这条规矩。你没注意到如果有人违反,那些带着红袖箍的老头老太太就会逮住你,不是罚款就是扫地,实在太丢面子了。
这样治理封地的齐王,你跟他讲交情,根本就是对牛弹琴。徐管家,以后在这边开商铺,一定要和派来这里的掌柜说好,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魏国公府的就敢胡作非为,这可不像大明内地,出了问题,即使是老太爷救不了他。”
“是,小公爷,我明白了。小的一定注意分寸。”
平日里在外面趾高气扬的徐荣一听就泄了气,老老实实答应。心中暗忖:这里的规矩太大了!原来还打算派自己的儿子来,自己儿子那臭脾气,肯定会吃大亏的。罢了!还是换其他人吧。
……
第三天,黄花鱼号蒸汽轮船重新上路,这是一艘中等大小的商务海船,上面的设施很齐备,居住环境也不错,也是它第一次出海试航被徐鹏举碰巧碰上了。他对船上的生活非常满意,这实在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天气晴朗,河面上风平浪静。甲板上的空气清新,不像船舱里,还是有点除之不去的煤炭味,轮船就是这点缺陷让人不爽。站在船头环看四周,两岸一望无际的林海绵延不绝,除了轮船发出轰隆隆的机器声,四周一片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