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皇弟 > 第四十七章买通名妓欲钻营

第四十七章买通名妓欲钻营

但是同样品级的官员,由北京调往南京就是一种贬谪,由南京调往北京则被人们视为可喜可贺的升迁。

因此,一大批受到排挤或者没有靠山的官员都聚集在南京,尽情享受留都官员的那一份闲情逸致。享受闲情逸致,出门有禅客书童,进屋有佳肴美妾。对月弹琴,扫雪烹茶,名士分韵,佳人佐酒,应该说是人世间第一等的乐事。

但官场上的人,除了白发催人晋升无望,或疾病缠身心志颓唐,一般的人,又有谁不想奔奔前程呢?公务之暇,可以由着性子,怎么玩得开心就怎么玩,话又说回来,当官没捞到一个肥缺,又哪有本钱来玩得开心呢?

眼瞅着一年一度的京察和考栏来了,就为着这一层,南京政府里头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京师朝廷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以图在京察考核时,有个人帮着说说话。

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只要椅子背后有人,就不愁没有时来运转,升官坐肥缺的时候。

眼下这位走进倚翠楼中的周廷皓就正是这样一个人。今晚,他准备在这里宴请京城里来的一个名叫刘成的人吃花酒。周廷皓现任南京工部主事。

周廷皓,字伯达,河南洛阳新安人。他是弘治二年进士。他很走运,甫入仕途,就遇到了弘治皇帝拨乱反正,清理成化朝的官员,很多官位出现了空缺。他幸运地被任命为户部府仓大使。别小看这个府仓大使,虽然官阶只有九品,却是一个天大的肥缺。

大凡朝廷一切用度,如永安南邑等州的银货,云南大甸等州的琥珀、宝玉和象牙,永州的零陵香,广州府的沉香、藿香,润柳鄂衡等州的石绿,辰溪州的朱砂,楠州的白粉,严州的雄黄,益州的大小黄白麻纸,宣衢等州的案纸,蒲州的百日油细薄白纸,河南府的兔皮,晋汾等州的狸皮,越州的竹管,泾州的蜡烛,郑州的毡,邓州的胶,虢州的席,鄜州的麻,凡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珍馐玩好之物,都得由他这个承运库大使验收入库。

周廷皓说各地缴纳的货物合格,那就百无一事。他若挑肥拣瘦,偏要在鸡蛋中寻出气味儿来,得,你这货物就交不出去。须知一州之长,除了守土安民的本职之外,第一号重责,就是按规定每年向朝廷交纳这些地方上的珍品出产。一旦这些货物不能按质如数交纳,等于是违抗君命,你这头上的乌纱帽还戴得安稳么?

因此,为了上缴的货物能顺利验收,各个州府前来送货时,都要预先准备一份厚礼送给这个府仓大使。周廷皓在这个肥缺上干了数年,家里等于开了个钱庄,几年下来,连解溲的夜壶,都换成了一把银制的,在他年的同科进士中,这家伙不显山不露水的发了大财。

手头有钱,就好照应人。他使出大把大把的银钱,把个户部和吏部的头头脑脑们招呼得服服帖帖,位置坐的很稳。弘治十五年,又升迁到盐运司判官的任上,这又是一个肥得流油的差事。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周廷皓官运亨通大扯顺风旗时,却没想到弘治十六年他的父亲病逝。按明太祖订下的律条,父母双亲去世,官员必须卸职回老家丁忧三年。

周廷皓回到乡下守制,好不容易挨过三年,回到京城,一个报告打到吏部等待复职。不想这时候,家乡的县太爷给他奏了一本上去,说他守制时违反天条,居然和族中子弟饮酒作乐,还吹吹打打纳了一个小妾。这样不守孝道,哪里还能复官!

这真个是祸从天降,但他是自作自受,责任还在周廷皓自己。回到洛阳新安时,他自恃京官出身,又有的是钱,回到家乡守制,全然不把县太爷放在眼里。他不主动去县衙门拜访不说,新安县太爷来看他,他居然当着族人的面,数落县太爷的不是。

不怕对头事,就怕对头人,因此,当他回京时,新安县太爷便奏上了这么一个本。在以孝治天下的明朝,这可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平空落下这么一个祸来,周廷皓只好自认倒霉。

出事的时候,内阁首辅还是刘健。刘健同时还兼着吏部尚书,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周廷皓本也是一个极会钻营的主儿,他人上托人,保上托保,居然认识了同为河南老乡的内阁首辅臣刘健的儿子刘杰,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了刘杰一万两银子的厚礼,没想到,刘杰居然把事儿给他办成了。

不但帮他洗脱了罪名,照常例补,还由从六品升到了正六品。只是位子挪了,由盐运司判官变成了南京的工部主事。官虽然升了,却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闲官。周廷皓哪里吃得住这个,到任一年,进部衙办事只当是点卯,一门心思都用在巴结京城有权势的官员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