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皇弟 > 第三十九章劲草纵横势未锄

第三十九章劲草纵横势未锄

不担心你会假公济私排除异己。”

“多谢厚叔兄的信任。”李东阳说了一句敷衍的话,但听起来却情真意切,正待继续客套几句,忽听得一声炸雷响在头顶,惊得两人一激灵,屁股腾地都离开了座位,一齐拿眼看了窗外。

只见本来响晴响晴的天此时已是乌云密布,随了这声惊雷,如浇似泼的豪雨已是洋洋洒洒铺天盖地而来。两人因谈得忘情,对窗外天气的骤变竟浑然不觉。

“真是一场好雨!”李东阳拍拍窗台,赞道。

“久旱多日,也该下一场透雨了。”暴雨夹杂着一股凉风袭来,梁储感到神情气爽,精神一放松,顿时感到乏困,他双手握拳揉了揉眼窝,问,“啥时候了?”

李东阳抬头看了看登莱最新出产的计时的座钟,指针已经指到了最上面。答道“快到午时了。这一上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厚叔兄,雨下得这么猛,您想走也走不了,只能在这里吃顿便餐了。”

“好吧,咱也不要别的,只要一碟咸菜一根葱,两只窝头一碗粥,有吗?”

李东阳噗嗤一笑,说“厚斋先生若要燕窝鱼翅,仆无法办理,若只要这个,管保供应。”

说罢,李东阳抬手一请,两人便出了门,沿着走廊,有说有笑向膳房走去。

……

弘治二十一年九月,山东登莱。

“转了,转了。成功了!”

动力水渠旁边,爆发出一阵喝彩声,一群年青的学子在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登莱卫王城外,去年才完工的门楼水库岸边人头簇拥,一处从这个大型水库中引出来的水渠上一片欢呼,十几个水力机械正在轰隆隆的响着,转子正在快速转动,通过一系列齿轮、连杆等的传动装置,一直连接到旁边的厂房。

车间里,一些妇女一手用手指握着棉条,另一手抽绪捻匀,变成细匀的纱线,随着几十个转子的转动,纱线也随之旋转,然后缠绕在纱锭上。

朱厚炜在水车周围走动,心中颇有些兴奋,这些个水力大纺车是登莱职业学校机械班的实验科目,附有很高的奖励,出海的这段日子。这些平均年龄十五六岁的学生在没有他的指导下,独自也搞出了不错的成果。

何鼎也笑的合不拢嘴,不时在学生中拍拍这个,拍拍那个,翘起大拇指不吝夸奖。卫王出海后,投奔登莱谋生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仅仅上半年就超过三万人口,一时间,登莱安置的压力很大。

朱厚炜出去的这段时间,王府主官何鼎对开发新产业想了很久,这需要几个必备的条件,第一是劳动密集型,必须能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第二是有足够销量,第三是原材料丰富。

作为王府的外事主管,何鼎安排四海商社作了一些调查,棉纺业正好能满足他的要求,如果能发展棉纺业,除了纺织本身以外,还有大量的上下游产业可以发展,比如机械、染色、制衣、运输等,带动的其他消费行业就更加巨大。

棉花是宋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中国的棉纺业在宋代就比较发达,棉花最初传入的时候是在福建和广东,后来江南地区的棉种产量更高,福建和广东的灌木型棉株比不过江南的一年生棉花,闽广的经济作物便向蔗糖类作物转变。

到了明朝中期,棉花种植到达顶峰,全国各地都在种植,连辽东这样的最北地区都有,从而迅速把麻制衣料淘汰,麻制布料成了几个局部地方的特产,江南地区变成棉纺的中心区。

棉纺业是比丝绸业更利于家庭式生产的行业,所用的纺机和织机都很简单,单锭的纺机是老少都可使用,通常一个农户一天能织一匹,织好第二日就拿去变卖,换回棉花又继续织,资金上周转很快,最适合家庭作坊,所以在江南发展迅速。

棉布针对的市场是普通底层百姓,销量巨大,对工艺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花哨的纹路花纹,所以又十分适合大规模生产。相比起来,发展丝绸行业就很复杂,打开海外市场后,按照何鼎的想法,丝绸行业出口便利,也是可以发展的,但是调查后发现,丝绸的机械和流程都很复杂,虽然单价很高,但销量远不如棉布。

丝绸作为奢侈品,各种独特的需求很多,也就造成产品种类繁多和生产工艺复杂,其生产要经过缫丝、络丝、治纬、牵经、结综、捶丝、接头、提花等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

对登莱而言,培养这些专业人员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原材料上山东没有任何优势,还不如直接到江南采购。

再加上山东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