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发展,儒家学说也应该跟上形势。既然如此,这样吧,下次讲经筵,就让那个王……什么来着?”
“王守仁。”朱厚照赶紧答道。
“对,就是那个王守仁!听说他对《传习录》研究颇有心得,而且已经有了新的突破。王守仁已经在登莱宣讲新学,已经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既然这样,就让他也来参加下次讲经筵,咱们在这里来一次辩经大会,看看这真理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
“父皇圣明!”朱厚照赶紧把话说死。
在场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尖子,没人是傻子。谁都看出来了,皇帝有在大明推广新学的打算。至于今天的讲经筵,特么的就是一场戏,这父子两人在演双簧呢。皇帝与太子这一番表演下来,大殿里顿时有人开始交头接耳,响起了嗡嗡嗡的声音。皇帝朱祐樘轻咳一声,微笑着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朕开经筵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理,知是非。不管是朕要加强学习,诸位爱卿也要积极参与进来。读书人既然求至善,就要勇于探索。《传习录》虽是皇子卫王所作,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达者为先嘛,朕也尝读之,的确有所领悟。朕不能因为这是自己儿子写的,就装聋作哑,视作不见。
文以载道,圣人写文章,是为了传达道理,道理幽微,需要用心去体认领悟,不是语言辨析就可以让人明白大道的。
后人无法领悟微言大义,觉得圣人表达的不够清晰,所以就对圣人经典进行解析,试图刻画描摹的更清晰,更有甚者,解释经典不是为了将经典解释的更清楚,而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学道要钻研,用心体悟,才能明白真理。
在朕来看,历代注疏者当然是有功劳的,否则,我们今天的人根本无法解读那些先秦时期、三代时期的经典了。
如今大明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因此用过去的眼光直接去理解经典还有困难,所以,结合当代的情况,做合理的阐发是有必要的,但是发心要正,是要为了让圣贤的智慧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借圣贤经典博取名利。
《五经》是学具,《五经》和大道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捕鱼器和鱼的关系,我们读《五经》是为了领悟大道,修身,而不是为了修《五经》。
作为学道修身之人,要明白,不论是圣人的原典,汉儒、宋儒的注释,亦或是当代人的解读,都只是工具,是一个地图,是一个指南针,路上的情况怎样,终点的情况怎样,还需要我们自己上路,用心体悟,才有可能明白大道,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朕今日有感而发,还望诸卿共勉!”
“谨尊皇上教诲!”
众官齐齐拜服在地,有些官员紧皱眉头若有所思,有些官员脸上充满了忧色,也有些官员神情兴奋喜不自胜。总之各种表情的都有。
在皇帝的示意下,鸣赞唱道“请继续开讲!”
随后,这场一波三折的讲经筵继续开讲。
……
朝廷的风风雨雨,远在南洋的朱厚炜一无所知。
弘治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经过二十一天的航行,朱厚炜所率领的远洋舰队顺利抵达吕宋岛的马尼拉海湾。
谁知还没有来得及安营扎寨,下午的时候,舰队就遭到了本地土著部队的突袭。这场战斗来得有些莫名其妙,大家还没有搞明白什么状况,战斗就突然打响了。
第一轮火炮,几十枚炮弹在敌人船队的前方炸成了一条直线,轰隆隆的爆炸声不绝于耳。本来只是想警告一下,谁知因为船身起伏,有一门炮没掌握好开炮的时机,这发炮弹好死不死的直接命中了其中一条喇叭唬船船头,顿时把那条两百多吨的桨帆船舰艏炸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海水立刻灌了进去。
不到十分钟,这条船就只剩下桅杆还在海面上。巨大的爆炸声,把来犯的敌人吓得先是一愣,在看到那条喇叭唬船的惨状,那些独木舟立刻像来是一样掉头就跑,只剩下几条喇叭唬船不容易掉头,还在原地打转转。
朱厚炜一看愣住了,这一炮特么的太准了,尼玛,俺只是想吓唬吓唬他们,咋玩真的啦!既然已经开打了,他也不再客气,一声令下,炮火像冰雹一样轰过去,立刻把那几条大船炸成了火炬。
战斗本身没有悬念,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海面上到处都是破船板和飘起的尸体,海水都变得通红,引来了不少鲨鱼。舰队逮住了其中一艘最大的喇叭唬船。这艘船排水量有二百吨以上,是本地最大型的东南亚战船。
两根桅杆上的长方形三角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