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恢复了西夏的龙兴之地,并不断地开疆扩土,终成尾大不掉之势。
李光睿见赵德芳频频望向自己的侄儿李继迁,不禁大为好奇。
“燕王殿下,这位是我的侄儿李继迁。”
赵德芳微微一笑,“我看这位少年颇为英武之像,将来必不是凡人啊!”
他这句话说得可有点坏。
现在的定难军在李光睿一脉掌握之中,即使有一天,李光睿去世,还有他的儿子李继筠、李继捧。
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李继迁的头上。
赵德芳说李继迁有不凡之气,那就是在挑拨李氏族人之间的关系。
可李光睿却哈哈大笑,“燕王殿下果然好眼力。”
赵德芳目露惊异地看着李光睿,他居然一点都不恼?
“我这位侄儿小时候便不是凡人,胆大心细,我的所有儿子都不如他。”
“他十二岁时,就曾一人杀死三只恶狼,我李家有此儿,是一件幸事。”
赵德芳再看向李光睿的儿子们,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可是脸上都现出敬佩之色。
赵德芳心里说,这话要是放在大宋,下面的皇子都恨不得分食了他的肉。
这党项人还真不能以常理度之。
赵德芳呵呵一笑,“李大人也不必过于自谦,我看你的这些儿子一个个也是英武非常,想必都不是等闲角色。”
李光睿也哈哈大笑,“那是当然,我李家哪有什么熊货?”
于是,一个吹,一个捧,这顿酒喝得是宾主尽欢。
只是连李光睿都没有发现,他那个只比李继迁大一岁的儿子李继捧眼中的恨意。
酒足饭饱之后,赵德芳被李光睿请入了内室。
刚才人多嘴杂,现在才要进入正题。
李光睿为赵德芳奉上茶水,“燕王此来的用意,下官已经明了。这汉国为祸北方多年,我定难军早想将其铲除,只恨地小势微,力所不逮,如今朝廷想到灭汉,我定难军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赵德芳看了李光睿,心说后面的“但是”就快点说出来吧!
果然,李光睿嘿嘿一笑,“但是,定难军也不是我一人说了算的,要想大家都同意,也要朝廷多多体谅才是。这一出兵,钱粮消耗无数,我夏州贫瘠,实在是负担不起啊!”
赵德芳心说,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吧!
赵德芳假装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我知道定难李氏素来忠义,皇帝早为你们想到了,此次出征所需钱粮全部由朝廷供给。另外本王再做主,每名参战士卒各赏白银十两,绢一匹。如若在战时有伤亡,抚恤加倍。”
李光睿一中,眼睛当时就亮了,仿佛见到了血肉的苍蝇。
他这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的银子。
他的心里已经在盘算,自己出兵三万,不,出兵五万,每人十两,那就是五十万两。
到时给那些大头兵每人一两银子,自己就能白捞四十五万两。
还有上好的绢布,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况且有了死伤,朝廷还给抚恤,自己稳赚不赔,这个仗必须打!
想到这里,李光睿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朝廷有命,我定难军自当遵从。定难五州之地可出精兵五万,愿为我大宋荡平汉国效犬马之劳。”
赵德芳心说真的是有钱能就好办事啊!
不过这些空头支票就能让定难军精锐尽出,到时候收拾了你们,这钱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再说粮草由朝廷供给,那就正好掐住了定难军的脖子。
五万大军,没有粮草,看你到时候还能不能翻出我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