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出兵;一手与辽国谈判,争取其两不相帮。”
赵匡胤苦笑道:“你说得容易,想要辽国两不相帮怎么可能?”
赵德芳突然跪倒在地,连叩三次头。
赵匡胤也心下大惊,知道赵德芳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四郎,你这又是为何?”
“父皇,儿臣接下来所说,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决无不义之心,还请父皇恕罪。”
“你且起来,说吧,咱们父子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赵匡胤见赵德芳这样的郑重,也是被勾起了兴趣。
赵德芳没有起身,只是跪直了身体,目视赵匡胤。
“昔日汉高祖刘邦也有鸿门宴之险,但他能忍辱负重,最后才建立大汉四百年基业。”
“如今天下形势已经明朗,汉国不过是夹在我大宋与辽国之间的一个缓冲。要想灭汉一统天下,还是绕不过辽国这一关。”
“儿臣以为,如今燕云十六州尽在辽国之手,我大宋北方无险可守,更没有养马之地,在北方平原上无法与辽国几十万骑兵相抗衡,如今只能韬光养晦。”
“那依四郎之意如何韬光养晦?”赵匡胤眉头皱起。
“可以与辽国结为兄弟之国,互通边贸。北方苦寒,没有丝绸、茶叶,那就卖给他们。”
“那我们有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要马匹,等到辽国贵族尝到了甜头,他们还愿意打仗吗?既然可以用马匹换到他们想要的一切,还有什么必要动兵来抢呢?”
“我大宋就是要辽国贵族离不开精美的瓷器,柔软的丝绸,飘香的茶叶。到时我大宋再兴兵灭汉,即使辽国内部有人想要相助,恐怕大部分贵族也不会同意。”
赵匡胤抚须说道:“可是辽国会给我们好马吗?你是不是一厢情愿了。”
赵德芳说道:“他们当然不想给我们好马,可是有人会给啊!草原上别的没有,就是马多。我们与辽国互通贸易,利益都被大部族和大贵族占了,那些小部族会不眼红吗?”
“到时只要在边境开个口子,自然会有人将战马送上门来。”
赵匡胤点头,“那燕云十六州怎么办?”
“父皇,我们与辽国互通贸易只是个幌子,靠别人给我们战马,不是长久之地。所以灭掉汉国之后,大军要为我大宋夺下一块养马之地。”
“哪里?”赵匡胤的喘息有些急促。
自从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卖给辽国后,这几十年来中原王朝苦于没有养马之地,对来云如风的辽国骑兵毫无办法。
北方各地简直成了辽国的花园,想来就来。
“西北夏州。”
赵匡胤眼中放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鄂尔多斯大草原上一望无垠的绿草,还有那肆意奔跑的骏马。
不过片刻,赵匡胤便清醒过来。
“可是党项李氏已经归顺我大宋,我也封李氏为定难节度使,这李氏盘据西北百余年,根深蒂固。如果出兵,恐怕未必能讨到便宜,反而被辽国趁机拉拢过去。”
“父皇所言极是。这李氏虽然明里归顺我大宋,可实际上还是占据一方的诸侯。不是我族,其心必异,以后也必成大患。”
赵德芳目光炯炯,“待我大军灭汉之时,父皇下旨令定难军出兵相助,儿臣见机行事,将李氏大将拘禁起来,然后派人断其后路。”
“定难军精锐一失,我大宋便直入夏州,将其直接归于中央,一劳永逸。”
赵匡胤点头,“可以,只是平定了定难军,又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赵德芳叩首,“父皇恐怕要付出一些代价。”
“若依你之言,我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赵德芳再叩首,“辽人轻视,朝野非议,至少要受三年之辱。”
赵匡胤脸色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