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 > 第(215)章

第(215)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罗开讶然,暗暗一算,头皮发紧,好在他脸黑,面皮泛红也无人察觉,下意识瞅向夏右丞。

右丞大人面无表情,一心一意倾听着君王讲话。

正德帝好像也没打算要罗侍郎的回答,继续道:"沐氏这水泥奇方,可不止是作铺路之用。曾举人上表的奏折中明确指出,水泥对山体和提坝有极为显著的凝聚效用,融杂进红柳枝,可保数百年不倒。沐氏一人,令我大康数万百姓免于流离失所、数十万百姓远离饥荒。这些免遭劫难保下性命之人又可为我大康创造多少财福?区区五百斤huáng金,当真多了不成?"

最后这掷地一问,让夏右丞都侧了侧身子,轻轻吁出口气,目光沉沉。

正德帝的声音倏尔间洪亮起来:"驱除鞑虏安我城邦才是可敬,以奇技治我山河便不可敬乎?尔等为何不服!"

"臣等不敢!"

"臣等不敢!"

朝中臣子连声说不敢,好像没表态说到底是服还是不服啊。

皇帝朝曾举人投来一眼,言外之意:希望那水泥不要给他丢脸,教这帮顽固臣子早日心服。

尹子禾心知责任重大,却也没怵。今日他和皇帝这翻言词,其实在前天就商量好了,只不过皇帝拣了最重要的话说,而他只负责去激,大便宜让皇帝占了。

"众卿,没人再质疑朕了吗?"正德帝见殿中寂静得颇是无趣,挑了挑眉又道:"今晚朕决定在宫中设宴款待曾举人同沐氏,众卿有无意见?"

夏右丞重重捋了把胡子,暗骂皇帝年轻气盛恣意妄为,不知天高地厚。他心知这只是个开头,有了这一回,陛下怕要得寸进尺了。

沐淳夫妻在太后宫中入坐的时候,耳目众多的夏贵妃已经无声无息地离开了御书房,是以,太监抱着今日奏折回御书房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她。

贵妃娘娘有志难抒,大骂曾牧晟是巧言令色之徒,果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娶了商贾女就沾了一身铜臭气,为了银子竟敢与满朝文武为敌,前程还要不要了?还有那沐氏,大字不识几个,就会弄些奇技yin巧讨皇帝欢心,纯粹就是个锅国殃民的贱人!

宫女提醒娘娘隔墙有耳,娘娘一脸坦dàng地回道:"就是要让皇帝知道,本宫与他的臣子一样,口不服心也不服,只敢怒,不敢言!"

杨太后比起去年先皇驾崩那会子,气色好了不少,看见沐淳就忍不住想埋汰她。沐淳脸皮厚,每句都接得下。后来太后娘娘问她,现在银子总够花了吧,别再到哪都盯着银子。

沐淳一脸认真作答,银子哪有够了的,如果太后娘娘的花不完,她可以辛苦一下代劳。把太后弄得又气又笑,大骂她jian滑。

"你姨母说你福薄,我看你哪里都厚,想来这福气也是。"

话音一落,尹子禾下意识停了筷,周皇后亦同,气氛莫名就冷了下来。

沐淳心知到她表演的时候了,走出来,对着太后磕下一个结结实实的响头。杨太后足可做她奶奶,跪她不亏。

把杨太后弄得张口结舌,假装皇帝儿子:"这这,她这又是唱的哪出啊?"

"借太后娘娘金口,沐氏一定要,也一定会长命百岁。大康最有福气之人给沐氏赐福,沐氏定能破了姨母断的命术。"

杨太后神色复杂,险些伸手扶她起身,正德帝和周皇后都面有怜悯之色。显然,曾家的这点家务事,三位贵人都知晓。

沐淳一个头,得了三个贵人的照拂,哪里亏了。

夫妻俩在宫里落钥时才出宫,五百斤huáng金早就送去了曾府,今天是彻彻底底的张扬了一回。出宫的时候,不但真的抬了三盒太后赏的御食,杨太后和周皇后还让她以后常进宫,得了这句话,她就跟京中妇人有了截然不同的体面,想低调已是不行。

碧湘和碧霜出宫时才跟沐淳会合,看见宫里的食盒,惊得捂住嘴巴。少奶奶胆子真大,竟敢又吃又拿,她俩在寿康侯府做了五年丫环也没听说有这事。

接连好几日,燕京大街小巷都在谈论沐氏,以及沐氏那五百斤huáng金。有些女学里的学生,甚至有以她为榜样的趋势。多得脸啊,建朝以来第一个,前朝的huáng四娘也进宫受过表彰,却没有huáng金拿回家这桩事儿呢。

人比人果真是气死人,苏大娘子和苏小娘子再不敢四处说沐淳的坏话,因为怕说了非但没人接话茬,少不得还要提起这一等大赏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