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95xiaoshuo .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生物进化虽然有很多弊端,比如材料刚性、材料强度、材料极限、材料细微精密度等都比不上真正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不过陈诺看来,生物进化的技术兼容性、制造成本、制造便利性这三点可以掩盖所有缺点。
建造发动机,工业机械科技体系需要在计算机模拟了又模拟,然后才调整生产线制造零部件进行组装,发现实际有问题了又要再次模拟改进。
生物发动机,牛逼!
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调整结构,哪里不行直接进行调整,反复优化试错最终就能得到最优解。
技术兼容性,因为所有技术不是进化出的特殊细胞结构,就是某种生物器官功能得到进化加强。
这样具备了基础材料,具备了基础技术,剩下的高级应用陈诺就能跟搭积木那般搭建出来,各种功能模块还支持“热拔插”,不需要了细胞直接自我死亡把营养和能量释放出来给其他模块。
制造便利性更别说了,从人类科技需要送卫星上天,而陈诺只需要送一坨物质上天就证明了这一点。
“电磁波模块调整到微波频段,得到微波加热技术把物质加热到电离。
屏蔽和微波反射采用生物金属,隔热耐热用吸收石墨形成的生物石墨层,这两层材料内部集成冷却循环管道避免温度积累过高。
加热形成的等离子体拥有导电性,用磁场吸入环形加速线圈完成加速喷射”
“等离子束喷射速度1800千米每秒,产生推力额,103豪牛!”
花了二十多天陈诺用各种生物功能模块改良组装出一台简陋的离子发动机,启动简单测试后得出一个尴尬的推力数值。
103豪牛换算一下那就是105克,这个推力也只有在无重力的太空才能使用,在星球内环境那只是自我感动的份。
“不过不得不说离子发动机的比冲确实厉害,第一代离子发动机就比火箭发动机在太空的比冲要高一倍多,这个比冲效率优化一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太空使用时可以利用太空的高能辐射进行电离,这样就能最大化节省能量等同于提高了比冲效率。去掉高温模块改成强电场电离,这个比冲效率再提升百分之50没问题。
就是耐受高电压高电流的生物细胞进化太过缓慢,这或许要研究下生物超导才行改善。”
“超导”
完成了第一代离子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陈诺思维自然而然发散的思考它的改进方向,当思考到超导材料时不由叹了口气。
超导,横在人类科技进步前面最大的一块拦路石,如果不例外也会是陈诺以后的一个壁障。
理论决定了科技的上限,材料决定了科技的极限。
凿开超导材料这一块拦路石,核聚变、高速电磁炮,高能激光等才会有实现的基础。
凿不开,那十之整个文明都要被锁死在核聚变之下,永远不可能有足够的能量离开星系。
“超导离我还远,横在前面的还是原子能技术,或许到时候跟碳超导神奇夹角那样生物材料也有神奇特性实现超导呢。
先把离子发动机交给小a继续试验完善,快要离开这个星球了,我要确定这是不是在银河系。”
看着远处轰隆隆飞天的航天火箭,陈诺把这份离子发动机的构造技术发给小a完善,开上自己的汽车前往数百公里外射电望远镜阵列。
在研究火箭发动机的时候,他就让小a开始建造射电望远镜阵列,目的就是看能不能找到几个典型的中子脉冲星或者类星体,确定自己现在所处的星空方位。
在宇宙航行设想中,一些典型的类星体一般被誉为星空的指南针,作用就像古代大航海时期的北极星。
类星体距离普遍在亿、十亿甚至数十亿光年之遥,星体两极喷射出来的高能辐射流经过这么长距离的扩散几乎能覆盖半个本星系群。
同时因为距离太过遥远的原因,在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观测同一个类星体时得到的角度差距也不大。
中子脉冲星,两极喷射出的高能辐射因为星体的自转,所以会周期性的扫过一些区域。
中子星发出的高能脉冲,其闪烁频率,光谱频段等都会有差异,这样就能分辨哪个脉冲信号对应了哪个中子星。
如果能够在星空中找到熟悉的类星体,那陈诺就能确定还处在